位,只取得了“三等兵”这个最低军衔的正式军人,其待遇也远超社会平均水平。
除了名目繁多的福利和保障之外,一名三等兵的薪水,便足以供给一整个家庭过上社会平均线的生活。倘若表现优异,在结业考核之中获得了最好成绩,得到了“下尉”军衔,成为了可以进入一号机进行实操训练的百名幸运儿之一,其待遇更是会大幅度提升。
社会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曾经忧心忡忡于,太高的待遇会不会造成文明发展不均衡,让太多人只专注于成为军人,从而荒废了社会的其余方面。对此,赵长星的意见则是,在当下这个较为特殊的文明发展阶段,执行一定程度的“先军策略”,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未来并不是没有调整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一艘“珠峰”级主力作战飞船终于从船坞之中离开,移交到了军方手中。相配套的空天母舰、预警飞船、小型作战飞船等,也在之后两年之内陆续完成建造,同样交到了军方手中。
而,负责操纵这人类文明历史之上第一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的,大约一万五千名经过层层选拔,个个都具备最顶尖素质的军人,为这一刻已经等待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的严苛训练,二十多年的军伍生涯,已经将自身所负责的事项,如同本能一般镌刻在了基因深处。
在仅仅一年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之后,战争委员会向赵长星提交了一份报告。
第一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已经形成战斗力。
“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是的,仅仅一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远远不足以保护人类文明的安全,不足以保护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这之后第三年,第二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交付到了军方手中。之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一直到第十个为止。
无论战斗飞船还是其余的什么东西,一旦进入正规化、流水化的建造模式,一旦让工业的力量爆发出来,那么建造速度都会迅速的提升。
第一艘飞船的建造可能需要十年,第二艘飞船则可能只需要两年,甚至更短。
当十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全部建造完成后,军事禁区之中的各大工厂转而开始全力建造比它次一级的“小行星”级飞船编队,以及更次一级,适合执行更小型任务的“彗星”级飞船编队。
一边是装备,一边是人员,俱都在快速的稳步推进着。
另一边,伴随着已交付装备的增多,战争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