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钟兆辉的前程自然是不用说的了,现在不说有多远大,但至少是一片光明。
不过部队的晋升稍微有点特殊,尤其是相比于地方上来说,在年限上的要求,卡得相对要严格一点。
李达康知道,由于年限的原因,钟兆辉这次是没法得到马上晋升的,他想从“钟上校”变成“钟大校”,那最起码也是一年半以后的事情。
然而体制内的情况就是这样,有很多所谓的“隐性台阶”。
就好比已经确定调到朝阳去的老陈,他以前是京城房山区的三把手还是四把手。
接下来马上要去朝阳当三把手还是四把手。
这两者的级别其实是一样的。
然而在体制内,这当然会被看作是某种程度上的“进步”。
钟兆辉的情况其实差不多也类似。
他是“四总部”的干部,而在如今这个年代,根据我军的传统以及过去的习惯,“总参”和“总政”一般被认为是排在“总后”以及“总装”的前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达康才有刚才这样一问。
钟兆辉以前是“总装”,那么按照的“隐性台阶”,他总得挪到总参或者总政去吧。
“现在的意向是让我去总参,不过达康,既然是兄弟我和你说实话,我其实真不想去呀。”
“哦,为啥?”
“你想啊,现在是和平年代,又没有仗打,其实去总参也就那样,白白消耗我的青春而已,再说了,你也知道我本科的专业,金属材料,这在总装嘛还算是专业对口,可让我去总参的话,你说这都算什么事?所以不想去,真不想去。”
李达康听了翻翻白眼。
心说这也就是我了,对你这个人了解一点,知道你这基本算是心里话。
你刚才这话去和别人说试试?保管都会认为你在矫情。
李达康不说话了,因为对于这种事情,他一直是非常自觉。
人钟兆辉是什么人呀?所以对于他刚才的话,无论他是真心也好矫情也好,但是人家的前程根本就轮不到李达康来操心,这种时候最好就是闭嘴,连“建议”之类都别去提。
两人很快到了老廖的家。
并且在这个时候,老廖家里就他一个人,他的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伴现在也到外地看望孙辈去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个大老爷们也没那么多讲究,等特供茅台一开,李达康把话题一开启,老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庆应大学,全称庆应义塾大学,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