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惊弓之鸟(3 / 4)

修改几个文字,因为在现在的1999年,像松下索尼这些RB品牌还没有彻底衰落,尤其在国内的名气还非常大

所以在现如今,李达康可以运用复杂经济学去“预测”它们对衰落,却还不能把话说那么满。

在修改完这几个文字之后,李达康重新回头,思考着自己是先写学术论文还是先写“内参”了。

他本来是想先改成“内参”的,不过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先把原理写清楚为好,这其实也更符合自己目前的身份,于是他重新看向自己这篇文章的原标题:

长期主义------是什么让代工企业开始称王?

看到这样的标题,连李达康自己都苦笑一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观点又是有点超前,并且和目前主流经济观点完全不符,基本是很难让人接受。

“……根据复杂经济学的观点,代工制造商,这个曾经处于产业鄙视链和“微笑曲线”末端的行当,一定会以强者的姿态站上实体经济的顶峰,然后笑看品牌战争的内卷……”

然而看到自己曾经敲下的文字,作为穿越者的李达康,他当然知道这是正确的。

比如就在他穿越的2021年,那一年谁有能够想到,头一年位列“2020年福布斯中国湾湾地区富豪榜”新晋榜首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代工厂老板,他的名字叫张聪源。

而那个张老板掌控的“华利实业”,这家企业同时给 Nike、Vans、彪马、哥伦比亚、Converse、UGG 等知名鞋企品牌代工。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这不管你是 Nike 爱好者,还是 Puma 忠实粉丝,打开你的鞋柜,总能找到一双华利鞋。

代工厂老板也能成为首富的原因在于:尽管前端品牌玲琅满目、高度发散,但后端的制造环节却是高度收拢的,一家关键性制造企业,越来越掌握着全产业的命脉。

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产业地位,会让他们甚至比品牌还要赚钱。

只是非常遗憾,在现如今的1999年,类似的观念很难被人接受,同时在产业界,也很难找到如此典型的例子。

比如真实历史中的“富士康”,由于前期研发设计能力薄弱,走 OEM 生产路线,乃至于需要通过严格乃至苛刻的工厂管理,用最低成本生产产品,长期处于鄙视链的底端,在国内还被称为血汗工厂。

更由于停留于简单、重复劳动,使得企业停留在为高端电子品“拧螺丝”的阶段,不仅被古典经济学家看不起,然后这些人的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