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超级项目之第一关(2 / 4)

必须想办法破掉“七煞”。

不是在技术上破掉,而是要破掉香江人民心头的“七煞”。

先说第一个,以李达康之前的设想,他只认为麦亨利只有寻找到一个强大助力,在不丧失主导权的情况下寻找到一个强大助力,这才有可能去推动整个计划--------

不是因为别的,因为那可是太平山上一整条的山道,不客气的是,这种项目别说对李达康太远,麦亨利本人也够不着。

那条山道的产权是在太古集团手上没错,可麦亨利又不是太古的老板,他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已。

嗯,现在他虽然弄了个独立董事的头衔,表面上成为合伙人,但他这个“合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普通人一看就懂,更别说香江地产界的那些老狐狸。

所以以麦亨利的身份以及现在的处境,不客气的说,在现如今的香江,他其实很难找到优质合作伙伴。

而除了这个最基本的基础条件有点差之外,麦亨利想运作那样一个超级项目,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需要考量。

别忘了现在已经是97,香江已经正式回归祖国,而麦亨利所在的太古集团,作为香江开埠之后的四大洋行之一------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洋行其实都是有原罪的,它们都是英殖民者的帮凶,后世甚至有人这样说:假如没有怡和太古等四大洋行,那鸦片战争都未必会发生。

当然喽,这种说法肯定是偏颇的,以当年“我大清”的那副德行,那场战争肯定是避免不了,但这种说法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四大洋行当年都是什么性质,它们身上都背负了一些什么样的原罪。

既然说到这个话题,李达康倒是要为自己洗地了,他之所以愿意帮麦亨利,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不爱国,而是他清楚后世的一些情况。

英资四大洋行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包括当年被包船王收购的九龙仓,其实在它们内部也早就产生了分化。

就拿麦亨利所在的太古来说,别看麦亨利是个中英混血,他本人还是正宗的英国国籍,可是他这个人,虽然不可能是什么“爱国人士”,但却称得上是“爱港人士”。

他站在一个纯商人的角度,他对香江回归是持积极态度,主张太古应该继续在香江深耕,并一直力主积极拥抱内地市场。

反观这次把他PK下去的那个竞争对手,别看那家伙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其人立场却极度亲英,是个如假包换的香蕉人,所以面对香江回归,那家伙内心是排斥的,并在集团内部主张公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