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着相当的重视,随着技术的进步,火器更是成了重中之重。甚至于在大明,火器其实一直都领先于世界的。
即便是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也一直在学习国外的火器锻造技术,比如说澳门外国人的大炮制作工艺。
那为什么到了后期,明军的火器反而不如满清了呢。
这个,当真是一言难尽。世人对于大明的亡国,无不唏嘘感叹。作为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大明的亡国实在是诸多的巧合。
且不说,频繁的天灾。国内流寇的作乱,又使得整个王朝动荡不安。而那些东林党人为了一己私利,控制着崇祯皇帝,让崇祯不能收取商税,只能对百姓们施加压榨。那些百姓们本就穷的活不下去了,这下好了,纷纷跟着造反起来。
此时的大明那里还有精力,去研制火器。再加上汉奸走狗卖国贼纷纷投靠了满清,给满清带去了先进的火器锻造技术,此消彼长,这才有了满清铁骑入主中原。
此时的济尔哈朗,八千铁骑,当年横扫辽东的八旗骑兵。在只有区区三千人的孔祥鑫手里,是那么的脆弱不堪。
八旗清兵的战斗力依旧存在,他们冲锋的时候,依旧是前赴后继。他们的弓箭,依旧精准。奈何,在热兵器面前,冷兵器注定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燧发枪冒起的巨大浓烟,使得战场上烟雾缭绕。这无形中,就阻挡了满清弓箭手的视线。使得这些弓箭手,根本找不到目标。
而燧发枪只需要排成三排,三轮轮番排射。这种盲射的打法,命中率依然很高。还有就是,加上火器巨大的响声,使得战马受惊。
曾经引以为傲的满清八旗骑兵战斗力,溃散的不成样子。这使得站在城墙上的多尔衮,心如死灰。
这样的明军,他们拿什么抵挡,用什么抵挡。不管什么样的兵器,在火枪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滕盾只能保护骑兵的重要部位,而且还是在中远距离上。若是火枪击中的是人体腰部以下或者战马,一样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燧发枪的铅弹,可以轻易的撕开厚重的木板。击中人体后,也能造成贯穿伤。
一般中弹者,就会立刻丧失战斗力。
一发铅弹从头顶飞过,吓得济尔哈朗缩了缩脖子。紧接着,左耳火辣辣的疼痛,一股热血流进了脖子。济尔哈朗伸手一摸,左边耳朵血肉模糊,一看手心全是鲜血。
而另一发铅弹,击碎了济尔哈朗左边的耳垂之后,直接命中前面一名急奔中的清军将领。这名将领哼都没有哼一声,从马背上摔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