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出兵(2 / 3)

大明逆子 吃货大联盟 2040 字 2022-02-13

线膛这种工艺对当时的加工技术来说非常复杂,昂贵的价格让他根本不可能作为军用制式武器。

而且当时大明王朝的冶金技术并不好,品控也没有标准。线膛枪带来的额外膛压完全适合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神机营的将士打仗还是以列阵为主,发射药也都是黑火药,打完之后烟非常大。这么大一群人逐排放枪之后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打什么,只是死板的朝着大致敌军方向打,精度这玩意在一堆烟里头还真没那么重要。

再者当时的弹丸都是从枪口装填,线膛枪的弹丸从前边塞进去比较费力,射速慢,而且膛线很容易被肮脏的黑火药堵塞,导致弹丸卡在里边,甚至炸膛。

线膛枪准是准,但是装填太慢,因为从膛口把弹丸从带膛线的枪管里塞进去太麻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从后膛装填,一个是用比枪膛阳线直径更小的子弹。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兵仗局也曾想过发明后膛步枪。后膛装填还带来了射速更快的巨大优势,可朱慈烺知道,以黑火药的技术,后膛枪根本无法使用,后膛枪有个可以起落的弹膛,操作起来也方便。主要是黑火药射击的后膛闭锁的密封贼差,容易漏气,导致射程不远。

兵仗局后来发现,其实后来的一水后膛枪也有这个毛病。而朱慈烺则及时叫停了后膛枪的发展,因为朱慈烺非常清楚,除非出现无烟火药,用金属弹底的子弹解决气密问题,后膛装填才成为主流。

朱慈烺深知燧发枪的弊端,所以此次北伐他一直都小心谨慎。若是与满清进行持久的拉锯战,粮草供应必然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就是囤积粮草。其实仅仅是营口和盘锦,就已经囤积了神机营所用的大半年的粮草。

结果,这大半年的粮草,还被多尔衮给轻易地烧掉了。

多尔衮烧掉的,只是营口和盘锦驻地的粮草。那些正从关内,源源不断往辽东运输的粮草,还在不断的在运输的路上。

朱慈烺之所以没有撤兵,就是因为大军的粮草虽然出现了短缺。可是,路上往关外运输的粮草并没有断绝。

多尔衮烧掉的至少营口和盘锦储存的粮草,并没有切断路上运输的粮草线路。

也就是说,神机营的粮草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并没有断绝。

这也是朱慈烺的底气所在,多尔衮终究还是棋差一着。他以为烧了对方的粮草基地,明军必败。

确实,如果放在五年前的大明。朱慈烺此次北上伐清必然大败而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