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自己还饿着肚子勒紧裤腰带就要去帮助什么朝鲜王朝吧,想过大明子民们自己的想法么。
大家都想过好日子,好不容易边关的辽东军抵御住了满清的铁骑。这个时候再出兵,打赢了还好,消耗的也是大明国力。打输了呢?想过后果么。
打输了,则大明再次受到挑战。这无疑中,极大鼓舞了满清的士气。
朱慈烺想着,一路终于走到了乾清宫。奇怪的是,一直陪在崇祯皇帝左右不离身的王承恩,在乾清宫施礼之后,竟然悄悄退了出去。
崇祯皇帝对着乾清宫内的宫人们摆了摆手,那些太监和宫女们,也纷纷施礼退下。
整个乾清宫殿,只剩下崇祯皇帝和朱慈烺两个人。既然没有外人,朱慈烺也懒得行礼了。甚至于,他的眼角看向了御座下面的一张椅子。
这椅子,似乎是专门为朱慈烺准备的。果然,崇祯皇帝示意:“坐下吧。”
既然没有外人,那就只有父子没有君臣。朱慈烺也就放松了下来,他也毫不客气的,走到那张椅子旁边,顺势坐了下来。
而且坐的极不雅观,朱慈烺懒散的躺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长舒了一口气:“累死我了。”
看样子,这次的召见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会出现许多麻烦,从老爹轻松的表情上来看,不是什么大事的样子。
朱慈烺在外忙碌了这么久,自然累的够呛。回到钟粹宫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崇祯皇帝召见了去。
到了乾清宫,看崇祯皇帝似乎没有什么事。而自己,也不像是犯了错的样子。
平日,若是自己犯了错的话,崇祯皇帝就不会给自己准备一把椅子了。而是,一个蒲团。
当然这蒲团不会是让你用来坐的,而是,让你跪着反省的。
跪着反省,这几乎成了朱慈烺犯错误的惯例。好在,朱慈烺已经习惯了。不过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跪着反省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朱慈烺懒散的躺在椅子上,看到崇祯皇帝没有责备的意思,于是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崇祯皇帝并没有去打扰,而是满眼心疼的看着儿子。朱慈烺在这个年纪,承受了自己不该承受的太多东西。
大明王朝这幅重担,几乎生生的压在了他瘦弱的肩膀上。调兵遣将,朱慈烺最近在忙的,都是这些事。
这还不算,粮草的筹集,以及抽调的运输的兵丁,还有征集的民夫徭役,这些东西都在内。
没有人去帮他,只有朱慈烺一个人去做这些事。因为他是太子,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