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们没有这么做,能尽量减少伤亡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最小的代价。若流寇此时能够投降,则官兵可以说是兵不血刃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乱世之中从来不乏拿得起放得下之人。田化龙知道,再负隅顽抗下去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于是,他大着胆子,在敌人的火器射程之内探出头:“来者可是那位将军?”
这确实有点惨,官兵将流寇的动向打听的一清二楚。直到现在,田化龙却还不知道城下攻击他们的,是官兵的哪一支部队。
振威营都督孔祥鑫自报姓名:“我是振威营都督孔祥鑫,攻击你们东城的那位,是扬威营都督王玉玮。”
田化龙一拱手:“太子爷十二团营的官兵果真厉害,原来是孔将军,佩服佩服!在下有一事相询,若我们举城投降,能换回一条命么?”
这位太子轻易不会接受俘虏,田化龙还是早有知闻的。若是这次投降脑袋搬家,那还不如拼死一搏。
还好,孔祥鑫抬头看着他:“田化龙,你并未有大恶,我可以保证你不死。可是至于如何处置你,在下没有这个权利。最终,还是得听太子殿下定夺。”
能不死,这就足够了。田化龙心动了,与其这样白白战死,倒不如考虑下投降?
自己虽然效忠闯王,可是自从闯王丢了河南,对待兄弟们就没有以前那样推心置腹了。比如说这次,明知道官兵来势汹汹,闯王却让自己孤军深入的去驻守老河口。
若不是自己跑得快,早就被官兵围歼了。田化龙非常清楚,李自成让自己防守老河口不过是做炮灰。李自成是想让田化龙给他争取撤退的时间,至于田化龙的死活,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次退守襄阳,宜城的党守素又没来营救。这使得田化龙愈发的心寒,实在不行,就投降官兵吧。
看着黑洞洞的红夷大炮,还有一台台抛石车。再看看身边的部下,死的死伤的伤。
时不我与,田化龙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别开炮,我们投降!”
白旗,是从襄阳城北门升起的。流寇们升起白旗的那一刻,官兵们停止了攻击。
举白旗表示投降,奇怪的是这个规矩中西方出奇的一致。中国和罗马的古史中都对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说法进行了记载。东汉时期,甚至是更早的时候。罗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曾在他的史学记录中提到过士兵如何表示投降。他描写了士兵们表示投降的方式是将自己的防护物举过头顶。显而易见,这个传统在东西方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