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典型的外来作物,经由三条途径于十六世纪中页传入中国,这三条途径分别是经由丝绸之路到甘肃、经由印度缅甸到云南、以及由葡萄牙人经海路带到福建。
明代大量的县志,记载了玉米传入的时间,可是玉米这种作物,真正做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普及,足足用了明清两代整整三百二十多年的时间。
其中原因,固然是因为朝廷的后知后觉。当时没有官方的大力推广,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即便是官方推广,还要考虑民众的接受度。地方官府还要地主的接受度,大面积种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
即便是地方获得了中央的许可,将玉米作为种源在各省大力推广。很可能,也会困难重重。
首先,各省再往各地州县,各州县再带到各个地方,至少也得三年以上的时间。
朱慈烺之所以选择向此次灾情发生的北方各地普及,原因有二。其一,这山东以及京畿东北方各地的州县今年大灾。明年开春的时候,官府大力普及新型作物的生产,可以极大的解决灾民们的吃饭问题。
二来,因为朱慈烺在此次赈灾的出色表现,灾区的百姓对于朝廷的信任度增加。这些百姓会更加相信朝廷的公信力,加上新型作物种子是免费发放的,对于灾区为种粮发愁的百姓,无异于是一件大喜事。
朱慈烺升官了,崇祯皇帝加封了个鬼知道有什么用的虚衔。说白了,就是个荣誉官职。对于朱慈烺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无异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自己本就是太子,加个虚衔屁用没有。将来,自己还不是继承大统做皇帝的。这个虚衔,屁用不顶。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官面上的文章还得要做的。为官之道,都是互相面子上过得去。
钟粹宫的宫人,都是朱慈烺的死忠。豆花儿、旺财、三喜,其他的几个小太监还有宫女,其实也都算是能靠得住。
可此时的朱慈烺,还是摒退了左右,只把暗卫孟樊超留了下来。
这让孟樊超有些忐忑,因为印象中的太子殿下,这样召见自己的时候,定然有事情要发生。
“孟樊超,你没有什么想和本宫说的么?”朱慈烺问道。
这让孟樊超愈发的忐忑,他思付了一下,噗通一声跪下:“殿下,下官死罪。”
朱慈烺哼笑了一声:“你还知道认罪,那你告诉本宫,你们的关系如何了?”
孟樊超战战兢兢,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回、回殿下的话,圆圆姑娘她、她对我并没有反、反感。”
“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