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置流民(2 / 3)

大明逆子 吃货大联盟 2057 字 2021-11-18

一穷二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西山附近也无村落,流民们一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

盖房这种事,百姓们都是轻车熟路的。他们采集了泥巴,混合着破碎的干草。用石块很快就砌起来一座座茅屋,基本大家都是就地取材。寒碜的茅屋,总算是让百姓们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眼下的条件是艰苦了些,将来玻璃厂建成。等赚了钱的时候,朱慈烺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西山的百姓,全部住上玻璃窗、砖瓦房。

周奎心疼的是吃的,因为招聘来的工匠都是包吃包住。住的还好说,这些工匠自己就地取材就解决了,难得是吃的问题。

玻璃厂的不断招工,从最初的几百人到如今的几千人。每日的吃喝拉撒可是一笔巨款,从各地运抵来的粮食,那可都是一车车的银子啊。

银子换算成的粮食,再用大锅煮了,分给这些工匠。这景象,很像是官府在设粥棚施舍流民。

实际上,朱慈烺确实是让手下们在粥棚熬粥,分给西山的工匠们。流民越聚越多,朱慈烺又不好将他们都驱赶。

没办法,粮食确实紧张。西山的工匠一天之能吃两顿饭,工匠是中午两个馒头一碗粥,工匠的家人是一个馒头一碗粥。晚上稍微有一两个菜,但这一切对于这些流浪的流民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周奎坐不住了,他再次找到朱慈烺:“太主殿下,这不成啊。你看咱们不大的西山,一下子招来这么多流民。这厂子还没建起了,先把咱们吃垮了。”

周奎说的没错,这是在建厂,并不是做慈善。虽然这次凑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可是面对这么大的开支,依旧是捉襟见肘。

朱慈烺又何尝不知,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从来都是很残酷。可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不管么,不能。

“姥爷,这事我知道了。此事我会上书朝廷,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还真有办法,大概是西山流民的大量安置,使得北京城压力陡然减轻。又或者崇祯皇帝不忍心儿子为了这些事过于操劳,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于是,朝廷破天荒的为西山送来了上万石粮食,以解决流民们的粮食问题。这些粮食,真的是朝廷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不过对于崇祯来说,这一切很值得。因为北京城的流民安置,一直都是朝廷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今西山接手了此事,不但安置了流民,还为他们找到了生计,可谓一举多得。

周奎的脸上终于见到了笑容,朱慈烺却开心不起来。这么多流民,远远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