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涨票价和潜规则(3 / 5)

大电影时代 泥白佛 4338 字 2021-06-09

道:“最近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已经准备上映了,前些日子新画面的张伟平派人找到我们天天院线谈上映的事。”

“这是好事啊!”麦冲喜道,他也早就听说过《英雄》,这是中国以前从未有过的大投资电影,自己的《七》投资额不过三千万人民币,而《英雄》的投资是三千万美金,不论水分的话是自己的八倍多,而演员阵容更可谓超豪华,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甄子丹、章子怡,每一个人单独拿出来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这样的电影在自己的院线上映,即便投资方不一定能收回投资,但影院是肯定要赚钱的。

“也不见得是好事,”欧文叹了一声,解释道:“张伟平以自己的电影是大投资为名要求一线城市的各大院线同意制片方的分成比例由百分之三十八提升到百分之四十,同时的最低票价由25元涨到30元。”

“什么,还他妈涨,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票价这么高的,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看场电影就要花几十!”麦冲有些愤怒,提高制片方的票房分成这点他同意,中国的电影商确实比较弱势,放映方话语权太重,一部电影的全部票房仅能得到百分之三十多,如果海外票房市场不理想仅靠内地市场的话,《英雄》必须要达到六亿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这个想也不要想了,去年全国的票房也不过**亿而已。院线影院方面少赚点,提高制片方的分成确实能促进电影人多拍电影,拍好电影,这对整个中国电影工业也是有利的。

可是提高票价就有点不厚道了,他的大学同学中大多都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但电影票价格这么高,他们这些穷学生也只好望而却步了,最低票价已经二十五元,电影热映时买一张就得三四十元,甚至更高,一年能去一两次就算奢侈了。

欧文也有些不满,“可不是吗,再这样下去看电影会渐渐变成一种上层社会才能享受的起的活动,普通人只能节假日偶尔体验一下,这是我这个电影工作者不愿看到的。”欧大律师已经把自己代入了电影工作者的行列。

回想十几年前,每张电影票价才几毛钱,但全年总票房却可以达到二十多亿,观影人次上百亿。自从92年票价自主定价后票价直接提到了两元,经过十年发展现在更是达到了最低二十多元一张电影票,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根本追不上票价提速,高票价导致人们不愿进电影院,可是全国十几亿人口,总不能只让那几千万的人看电影吧,穷苦人民也有娱乐需求啊,于是他们的需求进而衍生出猖獗的盗版业,反过来又影响了电影票房,大大打击了电影从业人员的创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