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盈利也分很多种,有以盈利为目的,也有以保持自身更新能力为目的,不同的目的所采取的方针自然不同。以刘建国的想法,其实是想建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这是异想天开。所以刘锦鹏就只给他说说如何保持学校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至于使得投资人长期处于输血状态。
学校的地址现在还没选好,基本上所有的私立学校大体的收入都分为两大块,学费收入和非学费收入。前一项不用解释,完全是根据学校知名度、教育水平、校园环境来决定的。而后一项可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一些临时xìng额外收入、校园产业收入、举办比赛的临时xìng收入等等。
公立学校里面有校办工厂,有时候也有很好的收入来源,或者出租门面也是个收入来源。而私立学校除了这样的手段之外,还可以搞一些非正规的经营手段,比如有金牌教师的学校可能会利用这些资源搞收费补习,这是可能的选择。
不过刘锦鹏财大气粗,他的意思是学校自己的主营收入也就是学费,要大部分用到学生身上,除了教室、宿舍、食堂、cāo场、电教器材等硬件之外,还要尽力提升软环境,比如食堂的餐饮水平、郊游和毕业旅行的选择等等。那成本支出怎么办呢,教师职工工资、水电煤气费用、更新体育器材、补充教具都是要钱的,只能靠副业来补了。
刘建国心里没底,刘锦鹏反正有自己的杀手锏,他早就准备把教化仪拿出来申请专利,然后把这份专利费全部投入到学校的账目上冲抵成本。教化仪是一种很先进的灌输知识的手段,不过每天的使用时间还是有限制的,这东西唯一的问题在于可能被用来进行洗脑,这意味着内容审查是个很重要的关卡。
教化仪的专利费可能在初期并不多,但只要教育界认识到这东西的好处:迅速的补充知识。那么他们会逐渐的喜欢上这个东西的。全球的教育市场规模巨大,仅大汉帝国全国每百所学校采购十台,就有几十万台的销量,如果推广到全球,销量可能会超过千万。
除了教化仪之外,刘锦鹏还可以提供其他教学用品的专利许可,总共大约有十来项,合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应付学校初期开销绝无问题。有了这样的底子,随便刘建国怎么折腾,这所学校至少不会亏本。至于这所学校建好之后,他们老两口还想不想继续开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那就随便他们了。
和父母一起吃了晚饭之后,刘锦鹏带着林林回到望山园,这边竟然有客人在等他。段舞阳和蓝小乐夫妻俩度完了蜜月,跑回平京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