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来说,帝国的教育分为公办和私立两种,互为补充。公办学校数量最多,绝大部分经费都由官方支付,主要的上级领导单位就是各地教育局。因此刘建国所在的鄂西中学这样的公立学校校长自然要对上级领导溜须拍马,不然教育经费到位不足,他拿什么去给教师发工资呢。
但是由于帝国的疆域确实太大了。因此虽然全国每年的教育预算总量十分惊人,但是分散到各地的公办学校之后,那也就是勉强维持的水平。想要扩大校园面积、增设体育或者教学设施、改善教职工生活等措施的经费,就得校长自己想办法。有本事的校长可以找到大量捐赠人,或者学校地理条件好的还可以自己开店做生意,没有办法的学校就只能得过且过了。
在这种情况下,私立学校就成了一种很好的补充。在公立学校教学水平较差的地区,一般都有很强的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经费自筹。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能得到很多捐赠,加上私立学校的经营水平一般较好,成本控制的比较精细。比如水电之类的就比较节约,加上学费通常比较高,因此私立学校一般来说活的都还比较滋润。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私立学校的学费贵,但教师的工资也比较高。于是经常有私立学校跑公立学校去挖人。而且通常还能得逞。如果是经费比较充足的公立学校,挖人难度很高,但是如果是本来就穷的地方,公立学校的教师跑私立学校去代课甚至直接换东家的事屡见不鲜。
对于新办的私立学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生源,二个就是教师质量。场地建筑什么的都不是大问题,唯独这两点绝对不能差,开头就差了的私立学校通常就一直差下去了,因为名声是有滞后性的。生源差了,要么就是不断的倒贴钱,一年两年还好,贴个几十年谁也不干啊;要么就是不能出好成绩,出成绩有两条途径,一是参加国际比赛如奥林匹克之类的,二是本校学生考入国际名校。
如果说私立学校里几十年都没有一个比赛金杯,也没有一个学生进入国际名校,那基本上就属于办砸了。这要么是生源问题,要么就是教学问题,也就是师资力量问题。所以说刘建国目前主要考察的就是怎么去其他学校里挖角,伪装成家长参观学校那是肯定的,但是没有孩子你参观个毛线啊,自然就把美玲美华带去当作准备转学的学生了。
这一大家子看起来有点怪怪的,两个老人肯定是关心孙女才来的,两个小孩子也很正常,但是为啥只有两个女人没有男人呢?这一点大概就是最大的漏洞了,幸好章瑜会遮掩,凡是别人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