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朝现况(2 / 3)

谁说不是呢,听说这次突厥使团进京就是为了和朝廷重修旧好,永绝战火的。”路人乙得意的说:“那特使就是突厥皇帝的弟弟!”

“是吗?”“真的吗?”

这一天深夜。河西道,驿站。

急促的马蹄声打碎了这深夜的宁静.

“驾!驾!”身穿驿卒服饰的人快马加鞭,风一样的卷进驿站中,“哎呀!”驿卒从马上摔了下来,连滚带爬的冲进驿站房间去。

“不好了!出大事了!”冲的太猛,驿卒直接扑倒在屋中的桌子上。

“快!六百里加急火速送往京城!”顾不上喊疼的驿卒焦急的从背后的口袋中取出一个奏折样的文书交给一旁的驿卒。

“啊?!快!赶快!”一众驿卒催促道。

拿到奏折的驿卒顾不上说话,飞也似的冲出房门,跨上早已准备好的快马,急驰而去,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消失在茫茫夜幕中,只有那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记录着骑马者内心的焦急。。。

长安,太极殿上。

皇帝武则天面带笑意的看着殿中一个个仿佛木头一般沉默耸立的大臣们。

“咳咳。”武则天可能嫌这殿内太过于沉闷,发出了一声轻咳,把一众神游太虚的大臣们叫了回来。

“没想到,众卿的腿竟如此坚强啊。”武则天面带笑意的调侃一句,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样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皇帝现在很高兴。

“这什么意思?”“不知道啊,皇帝不会在恼怒我们把?”一众大臣窃窃私语着。这就是大臣,皇帝每一个小小的表现都要揣摩是什么意思,不得不说,这当大臣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心理医生,不是心理医生的大臣,那就是皇帝手中的替死鬼了。

“从五鼓入朝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时辰了,众卿竟还能如此直立,真是令朕自叹不如啊。”

“呵呵。”底下的大臣们也不管皇帝说的可不可乐,都发出了轻轻地小声。可没有大笑的,皇宫里,除了皇帝,谁敢大声说话?

“凡气分清浊,清浊相抵其气方能顺畅,这殿里的气氛太浊了。”

这时,底下站出了一位看上去年纪不小的官员,正是张谏之。

“不知陛下这个浊字指的是什么?”

“两国休战固然是我天朝之幸,更是突厥之幸,因此,众卿不必过于凝重,放松些才好。”武则天舒了舒大臣们的心,接着说:“一会儿突厥使者到来,要让他们看到一团和气,而不是一团凝气,和气,自然一切顺畅,而凝气则使我泱泱大国自暴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