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曰之间的秘密谈判,在1920年底达成了最终的协定,为此双方外务人员共进行大小商谈一百二十次。谈判的难点还是台湾和库页岛之间的交换,曰本需要库页岛的石油,但是也不极度不愿意放弃台湾。曰本朝野有这么一个共识,“台湾是曰本的生命线”。应该说这个共识很精确,九十年后,曰本海上运输百分之八十的船只走的就是台湾周边。台湾可以说是曰本的海上生命线的咽喉,掐住了台湾,就等于掐住了曰本的喉咙。
中方坚持此前中曰英美法五国达成的共识,库页岛由中曰共管。曰本想得到库页岛的读力控制权,就必须拿台湾来换。石油可以说是曰本的血液,同样“缺”石油的中国政斧,自然要表现出足够的强硬。
谈判因此陷入僵持,不间断的持续了整整六个月,最终在石油的诱惑下,曰本政斧提出归还台湾,但是要拿库页岛以及远东海岸线周边约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实际控制权。谈判期间,英美介入,英国提出曰本归还台湾,作为自由贸易区中国不得驻军。这一方案作为曰本方面的补充,美国对此表示认同。外界看来,在英美的压力下,中曰之间最终达成协定。
1921年元旦来临前夕,在英美政斧的监督下,中曰签署协定。曰本获得了库页岛在内以及远东沿海二十万平方公里的托管权。根据这一协定,双城子要塞将纳入曰本托管的范围。这是曰本政斧在谈判时坚持的一点,在英美的斡旋下,中国政斧作出了让步。坦白讲,没有双城子要塞,曰本政斧不会放心所谓的远东托管区。即便是有了双城子要塞,也不过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促成了中曰协议后,英美两国迫不及待的提出了海军条约的谈判。历史上华盛顿海军条约,终于在美国人的推动下闪亮登场。
中国一直不是海军大国,所以对这个条约表示无所谓,美国政斧主张中曰海军吨位应该保持相当的数量,对此曰本政斧坚决反对。英国则支持了曰本的观点,引起了中国政斧的强烈不满,经报纸报道后,引发了1921年上半年国内持续的反英浪潮。中国政斧在海军条约的谈判上,一改初衷,态度强硬的要求获得跟曰本一样的地位,否则就不加入华盛顿海军条约,外长顾维钧在国联大会上甚至威胁要退出国联。
中国用退出国联作为要挟一事,美国倒是乐于看见的。英国当然不能接受,同时也不能接受中国和曰本的海军吨位保持一致。于是继续扯皮,继续谈判。
海军对于曰本来说就是命根子,相比之下民国的海军并不是那么重要,而且民国的造船工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