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于1918年,这个时空居然生存了下来。任革命及在会上发表看法,第一点,中帝国主义掩耳盗铃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不想把中苏之间的关系大门彻底关上,毕竟现在越飞同志还在跟中帝国主义的外交部秘密谈判。第二点,只有六个步兵师的中帝国主义,是很难抵挡出经历了艰难的国内战争的百战苏联红军的。第三点,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正在发起世界姓的伟大革命。可以考虑联系中帝国主义的反对党,发起反战的运动,与中帝国主义的反动头子方某人,做坚决的斗争。必要的话,还可以发起罢工罢市。
可惜的是,最后一点遭到了苏共高层的集体否定,认为这个时候不宜激怒中帝国主义头子方剑雄,免得他发疯。这个家伙发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当年在武昌连英国的帐都不买,这是一个很阴险很毒辣的对手,要给于足够的重视。
红军之父托洛斯基同志认为,远东集团军司令伏龙芝同志,充分的认识到了该战役的困难,做了最困难的打算,认为这场战役还是可以发起的,如果能在四十天内打败白军,彻底解决高尔察克,这个险还是值得一冒。
最终会议决定,同意伏龙芝同志的要求,按时在四月十五曰发起对新西伯利亚的进攻,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以最快的速度向鄂木斯克加强一个炮兵师,一个步兵军。这样伏龙芝的总兵力达到五十万人,更有把握获得战役的胜利。
苏共搞成做出决定的时候,方剑雄这边也正在就高尔察克的请求开会讨论。
伤愈复出的蒋方震,抱病出席的黄兴,蔡锷、张孝淮,都出席了会议。军方五大巨头齐聚,这五个人通过的事情,在军事委员会上自然毫无难度的也能通过。
“根据情报分析,俄军在鄂木斯克集结了至少四十万兵力,大炮五百多门。即便是苏波战争爆发,伏龙芝的部队被抽调走一半,也不是高尔察克能对付的。我的观点,还是要看苏波战争的结果而定,如果波兰军队能打赢,那就同意高尔察克的请求。”蒋方震作为总参谋长,毫无疑问要第一个发言。
回国以后一直在京调养身体的蔡锷,身体比另一个时空强太多了,回国之后还跟某名记勾搭上了,不愧是风流将军。作为方剑雄手底下作战经验最丰富,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副总参谋长,蔡锷在军中的声音很有影响力。
“各位,我认为不但不能主动进攻,还要加强新西伯利亚方面的武备。铁路的运力有限,就加强空军吧。新成立的两个空军联队,完全可以拉上去,我们不主动攻击,但是不能不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