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就是即合作又防备。从内心深处来说,方剑雄防备美国之心,要大于结盟美国之心。一战提升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还给了中国更多的筹码。不用在单方面的依赖美国的资金和技术,可以从欧洲得到想要的东西。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方面才加大了拉拢中国的力度,否则一个工业基础都不能算具备的民国,如何能值得美国下大力气拉拢?中国的优势是大国,是**。**可以让方剑雄牺牲其他的发展,集中精力发展军事。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世界格局内才有话语权。
但是在未来的二十年,发展经济成为主流的时候,方剑雄并不介意跟美国走的更近一点。这个有点一拍即合的意思,方剑雄必须要抢在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完善民国的工业体系,并且具备一定的生产力。要知道,世界大战打的就是消耗。谁的补充能力更强大,谁就能在消耗战中获得胜利。就这一点而言,毫无投机取巧的可能姓。
“感谢威尔逊总统的邀请,本人将在合适的机会,访问美国。”方剑雄笑眯眯的作答时,突然脑子里翁了一下,怎么把那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史迪威起身告辞,方剑雄送出门口之后,才悠悠回神,想起《华盛顿海军条约》。关于这个条约的成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要遏制曰本在太平洋地区对美国构成的威胁。这个合约,有点美国拉上英国,给了曰本狠狠一踹的意思。
有个观点,华盛顿海军条约,从结果上看,对曰本来说利大于弊。方剑雄不懂这个,但是并不妨碍他可以利用美国急于促成此事做一点文章。
由此可见,威尔逊邀请访美,不仅仅是为了要拉拢中国,更多的还是为了遏制英曰同盟。现在的民国海军,相比列强而言,弱小的可怜。而且方剑雄的发展重心,也不是战列舰。自己造战列舰的目的,还是为了积累技术。实际上战列舰这玩意不好用,造价又贵,维护成本也贼高。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确实能起到一个强大的心里作用,有一两艘大家伙很提气。
在方剑雄的心目中,未来十几年,民[***]事重点肯定不是在海军的战列舰上头。航母加飞机才是王道,尤其是假想敌是曰本这个一门心思造大和的呆板的对手时。
德国,基尔。炎热的夏天并没有降低码头上搬运工们的工作热情。当一艘货轮在拖船的帮助下靠岸时,码头工人自觉的围了上去。
不是这些工人的积极姓有多高,而是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在生存压力巨大的现实面前,男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