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临沪上(1 / 4)

民国枭雄 断刃天涯 3047 字 2021-06-09

尽管心急如焚,一早便起来,伊集院和石中不分还是故作镇定的等到上午八点才出门,这时候杨永泰也到了门口。约好的时间是八点,杨永泰非常准时。

“扶帅有交代,中曰友好有利于东亚的和平与稳定,特意嘱咐浦口火车站,加挂一列花车,以示郑重!”杨永泰见到两人便说了一番,搞的伊集院和石中不分不得不假装感动的朝官邸的方向鞠躬:“感谢委员长阁下!”

说起来这个待遇确实跟来的时候不一样了,来的时候没人接待,自己找车进的城。这会有车送到码头上,下车的时候,看见下关码头繁忙的景象,伊集院多少有点郁闷。别看这码头上大船不多,可是这里是长江啊,几十吨几百吨的船堵满了码头。由此可见,这两年南京工商业之繁荣。

南京是沿江重镇,对面的浦口是津浦路的,虽说在重工业方面难以抗衡芜湖为核心的新兴力量,但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周边的工商业,必须要向南京靠拢。等到连接蚌埠和武汉的铁路修起来,这个局面或许有所改观,目前是很难改变的。北方的煤炭沿着津浦路南下,到浦口装船,运往沿江各地。南方的制造业,也需要津浦路把产品送往北方。

以中国人的聪明,只要给一个好的环境,根本不用督促,有的是聪明人在兴风作浪。从数据上看,单单一个南京,自14年以来,在政斧新注册的大小工商企业,多达五千多家,其中注册资金上十万元的,多达两千家。

工商业巨大的利润,正在不断的将散落在民间的资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投入到工商业之中。民国政斧为了刺激工商业,甚至不惜在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给出明确的政策提升。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新参选的省议员,其个人名下工商产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五万元,或者是本地大学的教授以上。也就是说,不管你在牛逼,要想当议员之前,先在工商业有所作为或者在教育领域有一定的成就。

石中不分对中国的各种政策有深入的研究,深知权力对中国人的诱惑。所以看见南京码头的忙碌时,他早就麻木了。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民间也不知道藏匿了多少财富。现在这些财富仅仅是被刺激出来那么一部分,就已经让南京的经济发展迅猛。尽管这其中有方剑雄主张的以扬子江流域为发展核心的理论推动,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这是一个无论从各方面来看都是积淀深厚的大国,远非曰本这种国土面积狭窄的国家可比。

没有平行历史上的数十年民国内乱,这个时空的民国正在走向一个不一样的方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