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也有一些变数,至少就目前法军提供的情报和空中侦察来看,德军在埃佩尔奈一线,德军第五集团军下属步兵师中的十六个,已经完成了集结。也就是说,德军更大规模的攻击就在眼前,尼维尔是怎么判断的?法军在埃佩尔奈一下,只有五个步兵师,其中两个还是战斗多曰。三倍的兵力差距,就算没有德军打大量坦克,埃佩尔奈也是很难守住的。尼维尔哪里来的信心?凡尔登要塞群都丢了,默兹河防线也没能挡住德军,难道兵力不足的马恩河防线就行?有时候看看法军的排兵布阵,两人当真是无奈至极,漫长的防线,平均使用兵力,预备队严重不足。这么多问题,法军的指挥官们都是些什么人啊?
应该说尼维尔对中[***]队很客气了,虽然这个客气是建立在希望中[***]队去拼命的前提下。但是拼命也不能瞎[***]搞啊,按照法军这样的搞法,中国远征军就是在战壕里挨重炮的命。这种蠢事,蔡张当然是不干的。
怎么办?再次默契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蔡锷开口道:“尼维尔将军,不如这样吧,我军可连夜赶往埃佩尔奈,在原定的防线上构筑一条简单的防线,正面的宽幅有十公里就足够了。如果埃佩尔奈防线出现危急,我们可以及时增援。如果增援不及,我们就发动反击,夺回埃佩尔奈。”这话怎么说呢,很灵活,可以打也可以跑。当然,表现形式为正面的,其中处在一个进退自如的位置这一阴谋,是被隐藏起来的。
张孝淮很清楚蔡锷的意思,说是在后面构筑防线,实际上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如果法军败的太快,反击毫无成算,那就主动后撤,绝不与法军重兵集团纠缠,打什么阵地战。反正到时候这三十万人是一个重要的砝码,法军也奈何不得。如果德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占领了埃佩尔奈,那么就发起坚决的反击,夺回埃佩尔奈。
尼维尔没想到中国人这么阴险就是了,点点头表示认可道:“可以,如果一切顺利,贵军何时发起反击?”这家伙还在惦记这呢,蔡张心里发苦,脸上却是笑道:“十天,最迟十天之内,我军发起反击。为了达到反击的效果,配属给我军的重炮,必须及时的到位。还有就是坦克,也必须全部到位,否则我们反击就是一句空话。”
又开口要装备,对此尼维尔并不反感,他不爽的是法国政斧,把人家从万里之外忽悠来了,答应给的装备就给呗,这是来拼命的,不是来旅游的。当然,尼维尔是不会抨击法国政斧的,但是他也没权力调拨重炮和坦克。毕竟这些东西不是步兵炮和穿甲弹这些便宜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