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战场观察(1 / 4)

民国枭雄 断刃天涯 3218 字 2021-06-09

史迪威的柳树台之行大多数时间,没有丝毫危险。一直到他的车子沿着德国人修的公路到了竹窝村,才听到隐约的枪炮声。作为一名军人,史迪威自然清楚在这场战争之中,柳树台这个点意味着什么。一旦被曰军占领,左右两个集团便可以回合。

最新接到的消息,曰军占据平度,正在朝即墨进军。曰军选择的进攻路线,其实并不难预料。携带了大量重装备和辎重的曰军,走这条由德国人修的公路最便捷。当然,曰军还可以分兵一部分南下,截断胶济铁路,史迪威判断,自己要是曰军指挥官,就这么做。

史迪威的军事才能如何,从历史的过程看,很难找到闪光点。(抗战时期,缅甸战场的史迪威,轻信英军,质疑[***],要权,拿物资要挟民国政斧等等很出名。)对于远东的这场战争,美国政斧的关注度很高。原因很简单。美国人即需要中国的市场,又不愿意坐视曰本的壮大。曰俄战争之前,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迅猛,引起了美国的不安,于是英美联手扶持曰本遏制俄国。现在曰本起来了,美国又开始遏制曰本。美国政斧在这种手段上是相当的娴熟,几十年后还是经常这么。虽然从历史上看,美国人没少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但是就国家利益而言,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做出国家利益最大话的决断,至少在当时看来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就这个角度而言,美国人的这一套无可厚非。国家和国家之间,不讲利益讲是什么?讲阶级感情么?那不是扯淡么?

美国方面对于这一场战争的胜负,看法有一边倒的趋势。都认为曰本会轻松的赢得这一场战争,只有身在中国的史迪威,在他提交的报告内,通过他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这场战争的胜负为四六开,中国稍占上风!”

这个结论是很惊人的,美[***]方很快就回复了史迪威,认为他在报告中所描述的一些依据(比如装备、战术、部队训练情况等等)真实可信,对于美军很有参考价值。并认为史迪威中国的工作卓有成效,并要求他进一步的了解中[***]队的现状以及曰军在与中[***]队的交战中的表现。即便是美[***]方没有这样的要求,史迪威也会去实地看看这一场战争。倒不是史迪威喜欢冒险,这个人虽然才能有限,但是人品不差,对待工作很认真。实际上大多数的军官,都是平庸的,天才这种东西是稀有动物。

比如,正在总参向蒋总参谋长要求下部队的刘明昭!

“你要下部队?”拿着刘明昭递交的报告,蒋方震颇为头疼,年轻人在军事方面相当出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