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有点合不上。但闻老师继续道:“前番购入的枪械,都是我那拜兄从中斡旋的结果。我那拜兄是师爷出身,人脉及广,深的方扶国信任。”
“老师的意思?”尹昌衡等了这么久,等来的是这么一个模糊的东西。多少有点不解,当然对这个没有什么功利心的老师,尹昌衡是不会怀疑的。
“方扶国野心勃勃,既然占了渝城,就不会这么简单的离开。当下之急,一者要尽快拿出一个处理方案来,然后通电全国,堵上方扶国的嘴。二者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千万不要被外面那些人所鼓动,稀里糊涂的开战。三者,为师决定亲自走一趟武昌,去见见拜兄,争取此事能和平解决。四者,加紧备战,多派眼线,盯死渝城。五者,盘查内部,防止内歼。渝城几乎不战而下,没有内应是不可能的。”
一二三四五,胡景伊这才叫全面的分析,冷静的判断。尹昌衡可谓拜服。
“当务之急,不可轻开战端。国防军不是清军,方扶国出道以来,未尝一败。为师曾仔细研究过此人的发家之道,方知此人之目光远大,心思缜密,所作所为,多年之后方显其效果。再观其所部,军官多为其一手调教出来的学生,装备更胜北洋军一筹。麾下有蒋百里、张润农、徐固卿、李小川、林淮川,这几位哪一个不是成名多年的豪杰?其中蒋百里更是曰本陆士三期之头名,天皇赐刀,荣光一生。自三期之后,中曰学生不再同班学习,盖因此而起。能够把这些人聚在一起,此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应该在这些人之上。”胡景伊说到这里,尹昌衡已经是满头冷汗了。
“老师,不如……。”尹昌衡还是够狠的,做了个动作。
胡景伊苦笑摇头:“不可,不可。即便将渝城那边全卖了,也未必能让方扶国退兵。反倒内部先乱了,此举不妥。”
尹昌衡这才作罢,师徒二人一番密谈之后,胡景伊还是没能去武昌,而是给李慕言去电一封,希望能代为斡旋之类的话说了一通。再者,决定改组川军,由胡景伊出任川军总指挥。再三推辞之后,胡景伊表示接受。不过又称:“且待我亲自去一趟渝城,看看方扶国之底线再说。”
对此,尹昌衡感激不已,觉得老师真是太伟大了,太无私了。
密谈之后,尹昌衡再次开会,宣布决定。首先通电全国,谴责国防军破坏和平的行为,呼吁各方声讨。通电南京,恳请代为出面周旋,毕竟四川也是临时政斧麾下的一份子。(虽然现在一兵一卒都没出川,好歹面子上是喊了很多支持北伐的口号。)其次,紧急备战,预防国防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