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图跟前时,冯国璋的脑子清醒多了,看了一会突然打了一个猛烈的寒战。眼睛死死盯着武胜关这个点上,冯国璋总算是找到了自己漏掉的要害。
一个标,只有一个标的兵力在防御武胜关。看似一点问题都没有,距离武汉战场也还算后方,可是这个所谓的后方,距离武汉并不算远。假使自己是方剑雄,对孝感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派一支精兵绕行大悟,直插武胜关。一旦武胜关失守,想夺回来难比登天。
冯国璋不禁毛骨悚然,第四镇及十一混成协,那都是他的班底。段祺瑞是没有看出来呢,还是因为别的?冯国璋不敢多想,只盼着尽快赶到信阳,同时又担心段祺瑞会对自己的建议理解为指手画脚,那样反而更加不妙。
没有睡的人还有段祺瑞,信阳城里的条件一般,好在段祺瑞不是很讲究这些。布置简单的作战室内,段祺瑞还在和曾毓隽、徐树铮商议军务。
徐树铮是段祺瑞的小扇子军师,军师上的事情素来言听计从。
“袁大人把冯国璋派来作甚?还不是搞老一套,又要用人,又要防你。”徐树铮很是不满的直言,左右没有外人,段祺瑞也没太在意这个。段、袁之间的间隙始于湖广总督之争,段芝贵这个草包,靠着派马屁送女人上位,段祺瑞很不齿此人。偏生此人深得老袁的信赖,还抢了段祺瑞的湖广总督。
段祺瑞心生怨恨,即便是现在得了湖广总督的位置,依旧耿耿于怀。觉得这是段芝贵当不下去,才轮到的自己。
“说这些干啥?华甫能来,未必就是坏事。陈光远和李纯都听他的,曹锟跟他走的也近。他要是能配合,这一仗打好更有把握。”段祺瑞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谈什么,摆摆手表示结束。
徐树铮又道:“汉口大败,丢了几千巡防营。这责任不知道将来落在谁的头上。”
提起这个,段祺瑞眉头紧锁。这安徽绿皮确实厉害,如果对手是湖北军政斧那帮人,汉口几千巡防营加上一个补充后的十一混成协,防守应该绰绰有余。结果对上安徽绿皮,十一混成协还能撑一下,巡防营跟本就不是对手,一天的工夫就让人两头夹击,陈光远又不增援,十几个营头让安徽绿皮包了饺子。
这个责任算谁的?那还得袁世凯说了算。眼下用人之际,难免秋后算账。对于袁世凯,段祺瑞太了解了,整个一个反复小人,惯用欺诈伎俩。
“不管那么多了,还是琢磨琢磨,怎么对付北面的蒋百里吧。这一位来头比方剑雄更大,当年的曰本士官第一名,又去了德国留学,比起方剑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