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想要取得真正的佛门神通和佛门修炼之法,就需要这大乘佛法。
观世音见如来那般,在看了看大殿众人,只是微微一笑,就拜辞血莲古佛,出得雷音寺,下了灵山,唤上门下弟子惠岸行者木咤而去。行来一个妙龄女子,容颜俏丽,提着竹篮,纤步婀娜。在女子的身后紧跟着一个小丫环,捧着一个铜锣,拿着一个锥子,显得不伦不类。这女子来到大街热闹之处,立定身子,身后丫环便左手提着铜锣,右手敲打不停,吸引过路行人等。
女子见到众人目光被吸引来了,娉娉向来往路人福了一揖道:“各位父老相亲,请听小女子一言。今上广施仁政,泽被百姓,现在圣驾感叹世人疾苦良多,便欲要选一高僧搭坛作法,祈请上苍降福,使大唐子民死后可往生极乐世界。小女子不才,虽是妇道人家,也知道一国之事便是一家之事,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女子愿为百姓国家献些许力量。”
女子向身后丫环点了下头,那丫环便上前道:“听着!我家小姐家有万贯,至今仍是云英未嫁之身,今次欲借此机会选一个优良夫婿。凡是有人能够把金银铜钱等财物投掷进这个花篮地,小姐便会带着全部身家委身下嫁,绝不食言。反之,若是投不进去,这些钱财便作为建桥修路之资,或为我佛修造金身,造福百姓。”
来往行人听到此言,议论纷纷,或觊觎女子的美貌,或贪恋女子的家财,或赞美女子的善行。众人议论了一会,俱是拿眼望向女子的花篮,那花篮虽然是小号之物,装不了多少花饰,但大家都自付,若投掷的次数多了,还是可以把金银铜钱投进篮子里地。
于是便有人出言问道:“不知你这花篮欲摆放多远?”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若是花篮摆放地太远了,没有人可以扔进去,这钱都打了水漂,白送钱的事情,哪里有人愿意做?女子当然知道众人担心之事,闻言回道:“一丈远即可!我这花篮也是个灵物,若非秉性善良、心存我佛之辈,纵使你有万般手段,恐怕连半个铜板也难以投进去。我这话说在前头,各位心下衡量过后再决定是否行事。”
这个女子敢如此开口,自然也是不凡,他正是南无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百世之前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而那丫环正是惠岸行者木咤所化。观音领了血莲古佛的法旨,到大唐访察取经之人,多年寻觅无果,前不久才来到长安城古城,遂留住在城外土地庙祠。
观音自领下佛旨,到如今已过十多年,前些时候那泾河龙王鬼魂找唐太宗报仇,正是菩萨察知而跑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