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闭关出来后,三清也跟着出关了。此时离鸿钧道祖讲道尚有一万年,四人闲来无事,便相商周游洪荒,看看是否能有什么机缘。同时想也能在路途上一起谈论所得,也是一件快意之事,就很快达成一致,往昆仑山外飞去。
三清资质不凡,此次闭关所获,自然比燃灯来得多。谈论起道法来的时候,燃灯自然是受益匪浅,对道法的理解更加深刻。
或许是元始与通天是天生有些对冲,他们在道法上有不同的领悟,元始比较倾向立正统,定规则,分层次尊卑,理顺天下万物。通天却对杀伐果断,以气义分聚有所偏爱,对层次尊卑反倒不是非常在意,已经有“有教无类”的思想倾向。
太上老君认为立正统无错,但不可过于苛刻,气义不可少,但不得因此祸乱苍生,颇有几分中庸之风。所以,在谈论道法之时,通天和元始总会有一些争论,而太上老君却是在中间调和。
元始与通天都服太上老君,所以争锋都控制在非常好的范围内。即使这样,燃灯还是察觉道一丝苗头,太上老君对通天完全开放的“有教无类”,并不是很喜欢。或许是因为燃灯置身事外,显得有些看戏的姿态,让三清觉得应该把他也拉下水。
终于在元始与通天在一次争论的时候,终于扯到了他的身上,只听太上老君笑着:“不知燃灯以为元始之道与通天之道,熟胜熟劣?”
虽然很不想被拖进这谈浑水,但是燃灯跟着他们得了不少好处,沾了不少光,也不能一点回报也没有。见元始与通天都把目光放在自己,燃灯想了想,觉得自己说一些屁话,反而会让人讨厌,觉得自己虚伪,不如说一些能开导人的话来得实在,就回答道:
“每一个修士,都有自己心中的道,有自己的坚持,师弟切以为,无论是何修士所追求的道,只要不是为祸苍生,都是值得尊重。万般道法,我等难以尽数窥得,也不能因为自己的道,就否认其他人的道。若是天下中修能不以偏盖全,求同存异,携手共进,却是我修道之人大幸。”
“求同存异?”
三清听到这个词后,双眼一亮,随即沉默了,然后救地闭目,竟然入定了。
燃灯见此,不禁感慨:这也太厉害、太夸张了。
为何我知道那么多现代成语典故,咋没有入定过?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比人,气死人。”?
燃灯明知道自己的资质比三清差太多,可真的在一边体验这种差距,还是免不了有些嫉妒。没错,就是嫉妒。尽管燃灯很不想把这个词用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