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就尊四族为圣。
圣兽之名,由此而传。
刘震在昆仑山修炼,观感天地,印证造化之道,昆仑山被鸿钧用大阵护住,没有受到波及,一心修炼之时,忘了时间,也没有四处游走,自然不知道洪荒经历了这个变化,与历史上的燃灯,已然发生了些许改变。
刘震的道行从天仙到真仙、从真仙到灵仙,又从灵仙修炼到玄仙。
待到玄仙之时,刘震许多想不通的问题,已经积累的非常多了,便停了下来。微微一算,陡然发觉,数十万年的时间,竟然就这样流逝了。
修炼无岁月,山中无甲子!
难怪一些修士,能在一个地方呆数万年不发疯,这下亲身体会了,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此时刘震虽然道行提升到玄仙境界,但自身修为,却没有上去,只在天仙后期,要进入真仙境界,只怕还要一段时间。并不是刘震不想升上去,而是他知道升得太快了,肯定对自己没好处。
相反,拼命的巩固基础,绝对是有利无害。
鸿钧尚未成圣,自然也不会开坛讲道,刘震还有许多不明白,如果现在为了所谓的档次,想都不想就提升了修为,虽然很快就能达到玄仙期,但肯定却打不过一个基础牢固、掌握相应道法神通的灵仙。而且一旦这么做了,以后想要再进一步,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艰辛。
这样提升的代价太大了,刘震自然不能接受。
微微收拾了一下草堂,刘震发现鸿钧回来了,上前拜一拜靠山,自然少不了。
看到刘震的情况后,鸿钧微微的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刘震却是非常欣喜,能让鸿钧点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是他的记名弟子,如果多得一些赏识,今后分宝贝的时候,定然会得到一些照顾,单凭这个,就值得让人期待了。
虽然有很多问题积在心中,但刘震很聪明,并没有去问。这不是现代,不是交钱上学,双方之间,与后世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刘震没有给鸿钧什么,鸿钧也没有义务为专门为刘震解答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憋在心里难受,但这不是让人成为失去理性的借口。
到了玄仙境界后,刘震的精神境界,几乎不能再升上去了。他如果就在这闲混下去,一个混吃等死的模样,绝对不会遭人喜欢,如果让鸿钧觉得自己自以为是,那就更糟了。所以,刘震决定重新去体悟天道,按照原来天仙之时的水准,重复体悟天道的步骤。
孔夫子的“温故而知新。”不愧是至理名言。
再次体悟的时候,开始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