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此外,女性的表字除类同上述诸式外,又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表字中带进娘家的姓氏,如班昭为曹世叔妻,而字惠班;荀采为阴瑜妻,而字女荀。一是表字和本名没有什么关系,如董白,字小宛;景翩翩,字三昧等。历史上,以表字著称于世而本名反鲜为人知的现象很普遍。比如屈原,知道他名称"平"者不多;又如蔡文姬,知道她本名称"琰"者更少;大诗人陶潜的本名,也远不及其表字"渊明"更广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