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突破口。周阳琢磨了一下,觉得本着绿sè健康不损人利己的前提,在农场发展成规模之前,前期来钱最快的还是搞运输。
还记得前几天,周阳给家里打电话时听母亲说过,他们杨山村今年的枇杷结得非常好,又黄又大又饱满,水还多……可惜镇上来收购的那些家伙真狠,坚决只给往年的最低价,1块8。
尼玛1块8,周阳专门去渝城的水果摊问过,按枇杷大小分类,最小最普通的都是6块一斤,大的基本上都是8块、10块甚至12块!
但杨山村在渝城下辖的最偏远的山区,交通非常的落后。像每次周阳回家,都得先坐长途大巴到县城,再坐小巴翻山越岭到青阳镇;到了镇上又坐20分钟的摩托,下车还得走半小时山路才能到家。
如此纠结的交通,让外界许多的果蔬收购商望而却步,却是成全了镇上下来的那些小商贩。枇杷的保质期很短,而且整个青阳镇都盛产枇杷,哪怕担挑到镇上也会被压价,所以杨山村的村民也只有忍气吞声的贱卖了。
那个时候,听闻此事的周阳也只能叹叹气。毕竟杨山村实在太偏远太落后了,没有公路,再好的东西都没办法批量往外面运……
但现在,联想到移动空间的搬运能力,周阳瞬间就发现了其间的商机。
于是马上给家里打了电话,让乡邻们今、明两天抓紧采摘,自己届时会以2块5到3块的价格回去收购。
那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