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培育新稻种(3 / 4)

随身带着百草园 天夏02 3088 字 2021-06-08

引进保护动物受挫,种植园发展重心开始向其它方面转移,对于李邀月来说,最大突破口,就在新购进的三塘农场上。

三塘农场进行稻种培育,进行玉米种子培育,以及其它多种农作物种子培育。

说老实话,研究出高产新品种,代表着巨大利益,李邀月已经在牧羊湖种植水稻了,为他看护水稻田的,毫无疑问,就是他的牧羊犬了。

对于李邀月来说,想培育出高产水稻不难,怎么样激发支株的抗虫性,就是大问题了。

威胁水稻的病菌主要依靠风来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在李邀月特意将褐稻虱、白背稻虱、粘虫、蚜虫,这些威胁稻种生长的病害,送入空间后。

生长状态良好的水稻,很快发生逆转,枯萎,枝叶凋零,茎干出现黄斑,等等问题展现在他面前。

随着害虫的出现,益虫同样繁盛起来,包括瓢虫,蜘蛛都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丰富,鸟岛繁盛的鸟儿,更让众多虫子无处藏身。

蹲在水稻田,查看支株生长状况的温钧冠,流露惊喜神色,道:“怎么样?这些水稻产量必然会不错吧?”

莫戚昌点了点头,道:“产量必定很高,抗虫性也有所提高,看这样子,应该推广试种了。”

李邀月追问道:“推广估计多长时间能得出结果来?”

莫戚昌想想道:“这是三季稻,至少需要三期投入,正好加起来一年左右,能得出最终结果。”

“一年!”李邀月被惊吓到了,等这么长时间,黄花菜也凉了,谈何促进种植园发展了。

看到李邀月的表情,温钧冠稍作停顿,道:“一季度时间也能得出结果来,投入需加大到三倍,资金量超过百万了。当然了,我是说,稻种失败情况下赔偿农户的损失,成功的话,总投入不会超过三十万,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投入百万资金进行尝试呢?”李邀月奇怪道。

“两个原因,第一,新稻种研制成功的可能性很低,第二个原因,分三期投入,采用阶梯型扩大种植面积,每次结果出来,都能对试验稻种进行改良,一次性投入的话,成功性微乎其微。国内不是没有先例,是他们毫无疑问都失败了,错在急功近利上。”

“百万,三个月,”李邀月立马拍板了,坚定道:“值得一试,百万而已,三塘农场未来三月获取的收益,也不止百万了!”

本想出言阻止的莫戚昌,看到李邀月信心勃勃的样子,老实闭嘴了,小子说得对!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