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止住了,只是大声喊:“停机了。”
生产线缓缓的停了下来。一群人都看着那工人将新的有机染料给加到旁的生产线上,黄宣就对朱贤奎解释道:“这一批出来的光盘就是可以销售的光盘,你如果有兴趣,那有机染料就可以外包给你,但专利是我的,价格我们也要再商量,剩下的外包装,还有其他的光盘原料,也都可以谈合同。”
朱贤奎“恩”了一声,却没着急答话,他之前追着黄宣谈合作,那是因为家里传下来的神奇故事和黄宣太像了,他才想跟着黄宣走,现在不说话,是为了证明黄宣是不是真的有“能力”,也是决定合作可能的时候。
到了这个时候,徐启却又紧张了起来,顺着这条试生产的生产线又看了一遍,抓着头发,大声道:“开机。”
主操作员摁下按钮,生产线立刻缓缓启动了起来。
黄宣则拉着朱贤奎向生产线的后段走去,道:“过去看看盘片怎么样。”
新的生产线生产速度并没有变,平均每7秒生产一片光盘,容量25g,但只要能达到90%的成品率,绝对生产速度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至少现在看来,每月75片,三条生产线每月225万片的蓝光光盘是很难卖掉的。
朱贤奎也收拾心情,拿起从生产线上刚刚送过来的蓝光光盘,摩挲着道:“这个成本是多少?”
黄宣看了一下旁边的能量屏,神秘一笑道:“总是比索尼的还要便宜。”
“技术呢?能差多少。”朱贤奎基本不懂技术,但从一般的观点来看,无论是索尼、先锋还是飞利浦的盘片,都理应要比黄宣生产的好,毕竟,中国出产的便宜dvd光盘多了,但要说能做的像国外厂商那么好,就没有利润了。
“等等分析报告出来就知道了。”黄宣又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徐启也心里痒痒的拿着流水线上下来的盘片,翻来覆去的看,一个劲的催技术科的人:“怎么样了?合适不?”
好容易在各种测试机上过了一遍,那技术员才拿着厚厚一叠报告走出来,道:“黄先生,我们刚刚测算过了,新的盘片的硬度和倾斜度都达到标准,密度是……”
“比索尼的好还是不好。”黄宣很直接问出了朱贤奎想要问的问题。
“要好的多。”那技术人员立刻抽出一张纸,道:“而且我们的成品率很高。”
索尼用的也是singulus的生产线,而且比信通的生产线还要老些,更别说经过洛林改造的了。
那技术人员嘴上说着,眼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