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透这一招后面的本质其实就是试图全方位的,从饮食习惯到各种习惯来完美塑造一个人物,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平面的形象!
他做不到,就算学梁佳辉这样写传记,在他还能够做到挥洒自如之前,也没可能使自己的肢体语言可以跟表情及眼神配合统一。所以,他选择将角色分析透彻之后,再通过镜子的折射来纠正来统一自己的表演,使自己的动作举止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地步,这或许就是这个镜子方法的一点小优势。
不过,他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没有演员一直用镜子来练表演。一来几乎所有演员都可以称得上科班出身,当然不需要像他这个野路子乱来。其二,那就要日后楚越才知道……
这部戏的拍摄进行得还算顺利,除了偶尔像其他剧组一样闹闹“灵异事件”,放些新闻给传媒,吸引一些眼球关注这部戏!
外界倒是对这部戏很感兴趣,遗憾的是,作为资深影迷,楚越一贯对港片近年来在开拍前就把剧情彻底放出来的做法深恶痛绝。所以,他发誓自己的戏,绝不会把剧情全都透露,为此,还勒令剧组统一了口径。
对这部戏感兴趣的不止是进入眼球时代的传媒,还包括了市民。传媒很是兴致勃勃的盯着楚越,盯着剧组——不要看不起人,他现在好歹也是一线明星,这点关注度是理所当然的。传媒盯着剧组,将那些剧照纷纷刊登,博得眼球效应。
令人诧异的是,媒体和市民都一致的肯定,这部戏不是动作片——这里的动作片当然是指打架的片子!作为公认的潜在动作巨星,楚越竟然不是拍功夫片,这难道还不够令人惊讶?
疑神疑鬼的媒体按捺不住怀疑,屡屡采访楚越,楚越只是摊开双手坦然道:“动作片没有市场,没有观众,当然就没有公司愿意投资,没有公司投资,我就是想演也没机会!”
了解到楚越的意思,宁妃兴致勃勃的为楚越出主意:“不如你自己开一部功夫片,我给你投资呀!”楚越苦笑着拒绝了,他不是不想演,而是真的市道不好,宁妃投钱进来是必死无疑!
怎样都好,外界对楚越做导演处女作显然不抱什么希望,就是他的Fans亦是非常悲观。江明月对楚越信心十足,特地去收集了那些从演员做到导演的人的资料,然后一看,立刻就傻眼了。
在所有从演员过度到导演的人里,只有程龙和洪金保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便是尔东升等少数几人。至于其他的,几乎罕有成功的例子。在有力的证据之下,江明月沮丧之极,心中不由有些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