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力还算不错,朝鲜北四道境内铁矿砂没有太多积压。实行国家公有制结合多劳多得的方针朝鲜北四道矿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其中金矿银矿还好说一些,现在朝鲜北四道采掘金银也使用了水银法,得到的都是真金白银,这个立刻就能当钱用。铜矿石问题也不大,明朝为了铸造大量铜钱,每年都要采办大量铜矿石。不过这个铁矿石就要命了,朝鲜北四道还没有建设炼钢的高炉(大炼钢铁这东西我也不会),出产的铁矿石都要自己找买家。而偏偏朝鲜出产的铁矿石量又足,真要压垮政府新出台的票证制度,那这两年倾注在北四道上的心血就白费了。
这时候,因为屋里太热,我解开外面批的宽大袈裟,打铁的大师傅把目光放在我身边挎着的村正上面。打铁的大师傅指着我的佩刀问道,‘这可是倭刀吗?’
我不精通刀剑,平常只使用这个村正来装饰一下门面。因为村正过于锋利,连平日的养护我也是交给手下去做,‘是的,势州村正。’
徐记打铁的大师傅问道,‘我能看一看吗?’
‘这个,小事一桩。’我解下村正交给打铁的大师傅,这时候大师傅身边已经围上来四个正在休息的铁匠师傅。
续集打铁的大师傅轻轻拔出村正,就连三尺外的我都感到一股寒意袭上心头,连屋里似乎也没有刚才那么热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刀剑身上自带的杀气?可是自从明智光秀送给我之后我也没拿这刀杀几个人啊。
徐记打铁的大师傅用食指一弹村正的刀身,刀身发出嗡嗡的响声,大师傅赞道,‘好刀啊,你们看看这上面的花纹,中线。’倭刀在明国还是很有市场的,就连戚继光的部下也全部装备铁甲和倭刀。这个东西用来砍头是再锋利不过的。
‘恩,是用千折法打得。看来这制刀匠很是花了一番功夫。’另一个铁匠师傅也发表见解。
另一个铁匠师傅说出了这把村正的弱点,‘千折法打出的刀剑,锋利是有了。不过还是太脆了,遇到重兵器或者对砍马上就会伤了刀刃。’
其实还好拉,日本基本上没什么人用重兵刃(例如八十二斤的大关刀,没人拿的动,更不要说狼牙棒独脚铜人熟铜棍这等外门兵刃了),这种村正在冷兵器战场上还是有市场的。其实按照刀工来说,这个时代最好的要数大马士革弯刀,其次才是倭刀,然后是苗刀。
几位铁匠师傅看完后,还刀入鞘,交还给我。
‘这把势州村正可卖吗?’徐记的掌柜也看出了商机,只要有一个样品,这些铁匠自然会按照这把倭刀成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