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自古皆然。
送走这二位,还有一件事情要办。.那就是关于当年在开城外大战时缴获的明军大炮的归属,还给明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日本以前从来没有这好东西,现在突然有了,应该保护起来进行研究仿制。不过最后议和时,明国又提出了双方交换战利品和战俘的事宜。战俘我还是要得,朝鲜北四道多矿山,没有足够的人手开矿也很是为难。不过大炮一定不能给,后来经过协议,用五挺70式水冷机关炮和子弹以及子弹带的制造技术来换取一门大炮。总共五十多门大炮,需要近三百挺70式水冷机关炮来交换。明朝有先进的铸炮技术但是没有机关枪,而我们手中有机关枪却没有大炮,这也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交换。更重要的是,张居正需要一批廉价军火进行明国的政治改革。没有实力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结果就会向百日维新一样被反动派推翻。任何改革都是要有实力做后盾的。
付给明军第一批二百挺机枪.之后,南北四道防卫对换的工作开始展开。在明军的监督下,分属三部的三千多日军兵马转移到北四道。我和张居正双方约定以开城和金刚山为界,划分南北朝鲜。
这南四道对我来说真没什么好留恋的。义军天天.袭扰不说,就连全罗道的大部分还在朝鲜军队的掌控下,真正能控制住的地方少得可怜,只有三个道,而且收租子基本靠抢。谁都知道,这样的统治是无法长久的。
刚刚在平壤安顿好妻妾,天朝来了使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奏报查王别情平倭有功,特升任朝鲜北四道布政司兼朝鲜北四道按察使与都指挥使。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王大人起来接旨吧。’宣旨的却是老熟人关公公。
至于我为什么当了明朝的官员,那还要从明朝.官吏中的或者说封建王朝的官吏中的恶习说起,四个字——欺上瞒下。当时朝鲜的局势明军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借着和谈的机会总算平了朝鲜倭乱。可是我和张居正瓜分朝鲜的事情如果写在给朝廷的奏报里,张居正铁定是抄家杀头的重罪。私自和敌军议和在封建**的明王朝是不被允许的。还好张居正宦海沉浮数十年又是朝廷宰辅加锦衣卫指挥使一级的高官,马上想出了曲线救国的妙计。给我做了一个假身份,然后以组织义军平灭倭寇首功第一为名报请朝廷给我封官。这个很容易做到,因为假身份上我是居住在朝鲜的明国人,而朝鲜国的户籍档案现在都在我的手中,只需加一人名即可。
张居正给朝廷.奏报上的王别情那就是神一样的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