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有什么办法?’
‘打井。’想了一会我终于想出办法,只要找到地下水就能解决。地下河流是流动的,不管上面怎么折腾,下面还是干净的。
‘打井?’离得污水稍远了一些,竹中半兵卫仍然用手帕半掩着口鼻,‘是不是去明国请几个师傅来?据我所知,岛上还没有人会。’村落和町都是沿河而定,河水是一般百姓用的,而高等人自然是用更清澈的山泉水,这一点大家都做得差不多,想明国京城玉泉山的‘玉’字和‘御’是相通的。几百年间都是为了皇族供水用。日本大名的城池都健在山上,为了避免敌人行断水的毒计,山上或多或少会有些泉眼。既然大人物都有水喝,也就没人关心草民喝的水是不是干净。历代遣唐使也就没有学回来打井这门技术。
还要什么技术?挖就是了。由庄头带着在村子里转了一转,我找了一个地势较低的,土壤潮湿的洼地。‘就这里,挖。’
国主大人命令一下,自然有人动手。铁锹锄头轮番上阵,没多久就挖了一个一人多深的大坑,见挖出来的泥土越来越潮,让我更坚定了这里有水的信心。十几个旗本轮流下坑,外面还有更大票的人马在倒运泥土。很幸运的,没有碰上花岗岩层,随着坑下面旗本大喊了一声,‘出水了。’整个村子沸腾起来。
刚掘开的井水伴随着泥土还是泥浆色,没过多久地下水将浮土冲走之后,清澈甘甜的井水被一桶桶打捞上来。
竹中半兵卫看大部分人都喝过没有事,自己也舀了一竹筒新汲的井水尝尝新鲜,‘殿下,是甜的。您也尝尝。’竹中半兵卫递过竹筒。
‘恩,没有什么比夏天来一桶凉水更痛快的事了。’喝完水,苗子给我擦擦嘴角的水渍。
‘采女正殿下,给这口井起个名字吧。’庄头带着一帮民意代表跪在地上,所谓官意就是民意,也不知道是谁提点他们的。大人物手下总是有一帮这样的能人。
‘就叫采女井。你们村子的名字也得改一下,以前叫什么不重要。以后就叫甜水村。’不由分说,我连村子都给改了名字。
‘谢殿下赐名。殿下大恩大德,甜水村必当树碑立传。流芳百世。’
指望这个小村子能立什么好碑文,最后还是由我出钱,在这口井上盖了一个凉亭,顺道树碑立传。
这件事最先是界町鲸鱼屋分店得了消息,马上在后院打了一口井,用一竹筒一文钱的价格售卖给路人解渴。界町沿海,海水倒灌之下河水苦涩,豪商喝的水都是从杂贺运过来的山泉水,价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