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悬溜下来的。
平时,他没有任何仪器,全凭目测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学。比如对桂林七星岩十五个洞口的记载,和今天我们的地理研究人员的实地勘测,结果大体相符。徐霞客去世后的一百多年,欧洲人才开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学者。
徐霞客的考察探险活动,持续进行到公元1640年他55岁的时候。当时,他正在云南,不幸身患重病,被人送回江阴老家,第二年就去世了。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据说,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的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后来,后人根据他的每天的记录笔记,整理成了颇具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当一天“驴友”并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驴友”。作为一位职业“驴友”,徐霞客不畏艰难、风餐露宿,被“驴友”尊称为“游圣”名副其实。不过我的感觉,徐霞客对户外考察已经近乎痴狂!或许就是那句《霸王别姬》中哥哥的台词:不疯魔不成活。那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无论对戏还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古往今来的各行各业的大师、巨人等等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不乏疯魔之辈,或许,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终成大器,完成大业。
其他的像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司马迁、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的诗仙李白、七次下西洋的郑成功等等等等,古时候的驴友名人数不胜数!想起这些古人,我不禁感叹万千:这要是现在,他们走这么长时间,走出这么远去,得花多少钱!?要么就是有皇帝这门亲戚给撑腰,要么自己当官有政府资助,要么就是以前就干买卖当老板,要么像就是古代的旅游成本太低!
翻看着这些古代牛逼的先辈们的资料,就一个词形容他们:牛逼!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不去外面闯一闯,整天挂着QQ,刷着**,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80岁老奶奶都能做的事,我们要青春干嘛?我心中已经澎湃起伏,恨不得明天就开始野起来!澎湃的下一秒,我想到一件事,顿时蔫了:明天为毛是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