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为什么要让工匠造燃烧那么长时间的震天雷引线?莫非,这和朕要你们摧毁襄樊浮桥有关?”
“大汗英明.,正是如此。”张弘范恭敬答道:“末将与刘整将军商量摧毁襄樊浮桥战术时,发现那道浮桥的位置全在蛮子的弓弩射程之内,且蛮子是用河中植桩和连以铁索的办法建造浮桥,人力与火攻都难以破坏,我军将士若是强攻,必然损失惨重。刘整将军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我军将士牺牲,又发明了一种漂雷战术,能使我军不用牺牲一兵一卒便可摧毁蛮子那道横跨襄樊的浮桥。”
“.飘雷战术?能使我军不牺牲一兵一卒便可破坏蛮子的浮桥?”本已经做好在浮桥破坏战中损失上千士卒心理准备的忽必烈大喜过望,忙问道:“二位爱卿,你们那个漂雷战术具体如何?快快说来与朕听听。”张弘范和刘整恭敬答应,拿出沙盘对忽必烈讲解他们的战术计策,末了,张弘范补充道:“为了保证行动的隐蔽性,不使蛮子察觉后有所准备,末将与刘将军商议,觉得将漂雷战术选择深夜动手最好,黑暗之中,蛮子就算发现我军袭击,也无法判断我军是用什么手段,自然也没办法及时做出防备。”
“二.位爱卿真不愧是朕的胘股之臣,朕把这件事交给你们,还真是找对了人。”忽必烈大喜中重重一拳砸在沙盘上,将沙盘上那座襄樊浮桥的标志砸得砰然粉碎……
……
两天后.。也.就是南宋咸淳元年地十一月二十三日夜里。蒙古军万山大营山下地河面上***通明。利用拦河木栅搭建地浮桥前排满竹筏。每一架绣筏上都载有一枚重达六十余斤地震天雷。每一枚震天雷地导火引线都留得很长。并用绳索固定。确保不会因为水流波动而颠覆。待一切都准备完善后。张弘范手臂一挥。意气风发地大叫道:“每次二十架。点火。放!”
“放!”蒙古军令旗一挥。二十架竹筏上地震天雷引线被点燃。牵拉绣地绳索也同时被割断。失去束缚地竹筏随波飘荡。顺着汉水水流慢慢飘向襄樊浮桥。随着距离浮桥越来越近。竹筏上被防水油纸包裹着地导火线也越烧越短。当引线即将燃尽地那一刹那。载着震天雷地竹筏也碰到襄阳和樊城联系地浮桥……
“轰隆!”二十枚六十斤重地震天雷几乎同时轰然炸开。巨大地爆炸冲击力震断了支撑浮桥地木桩。炸断了连接浮桥地铁索。更将浮桥上铺设地木板炸得粉末!震耳欲聋惊醒了沉睡中地
民。也使蒙古军万山大营中欢声一片。只有张弘范和T7持冷静。直到潜伏在襄樊浮桥旁边地蒙古斥候通过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