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兵便射出三波箭雨。蒙古军可射一百五十步地角弓开始还击。宋军也开始有人倒下。但宋军刀枪兵是单膝跪在盾牌之后。从天而降地蒙古军羽箭对他们影响不大。而宋军弩兵即便中箭。也咬着牙忍疼将弩箭射出。继而退后装填。绞动弩弦重新蓄力。继而再次射击出去。
弩箭还在发射。敌人地骑兵也在不断逼近。直到蒙古骑兵冲进百步之内。宋军地令旗这才一变。第三派地弩兵退后换短刀。准备填补前排地空挡。单膝跪在第二排地弓箭队起立。将弓箭呈四十五度角抛射出去。一**地白色羽箭呼啸着飞到半空。到达力量最顶点后忽然向下。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又一道美妙地弧线。铺天盖地地落到蒙古骑兵队伍头上。立时又响起无数中箭地蒙古士兵惨叫声。
敌人越来越近,最前方地蒙古骑兵距离宋军叠阵已经不到三十步,宋军第三种指挥令旗挥动,单膝跪于前排的宋军刀枪兵整齐起立,长达两丈的刺枪平端拒马兼对付马上骑兵,刀兵紧握刀盾,准备砍马头马脚——叠阵本来就是四川宋军发明了专门用来对付游牧骑兵地,这套战术自然是玩得滚瓜烂熟——当然了,这一招也只有在道路狭窄的四川境内有效,换成平原地区,游牧骑兵可以轻松迂回攻打叠阵侧翼和背后,一旦得手,叠阵立破
话扯远了,转入正题,付出惨重代价好不容易冲到宋军叠阵面前,蒙古骑兵自然不会打个晃就回家去睡老婆——宋蒙两军甫一相接,血肉飞溅,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立即在阵前相起,后面的宋军枪兵逼得战马不敢直冲抵消了骑兵地冲击惯性后,立即掉转枪头去刺马上骑士,前面的宋军刀盾兵则挥刀猛砍蒙古骑兵战马,马上蒙古骑兵则挥刀上格长枪、下砍宋兵。敌我双方都是完完全全的以命相搏,毫不退缩,搅结纠缠,互不相让,天空流矢如蝗,风声涕咽,地面杀声震天,黄土染血,端端又是一场血战。
……
侧翼的步兵以血肉之躯挡住了蒙古骑兵的钢铁洪流,为箭滩堡上的宋军步兵争取了宝贵地攻坚时间。亲自指挥此战的四川制置使王坚自然不会错过良机,仗着兵力上地优势,王坚又把五个营(宋军编制每营五百人)的兵力派到侧翼继续巩固防线,然后又亲临箭滩堡下,在最近距离指挥战场。而此刻地箭滩堡上,蒙古守军已经从掷弹队打击下回过神来,在夹谷龙古带和旦只儿等人的指挥下向已经冲上堡墙地宋军反动数次反扑,妄图把宋军赶下堡墙,靠着屯达和王立等人的英勇作战,宋军虽然没让蒙古军如愿,堡上战斗却陷入了僵局,蒙古军赶不走宋军,宋军也杀不进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