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信问道:“岳父。你认为小婿如果此刻去攻济南。能有几分胜算?”
王文统没有立即回答。盘算了许久才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的说道:“大都督如果此刻去取济南。只要用兵的法。胜算应该很大----但是。济南西面的博州和大名府敌情不明。南面泰安的严忠济也是个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不太靠的住。所以老夫担心。把济南吃下去容易。拉不出来就麻烦了。”
“岳父老谋深算。小婿素来佩服----但这一次。岳父你失算了。”李从暗屉中取出一叠书信。摇晃着的意洋洋的说道:“岳父请看。这里面有泰安府万户严忠济和大名府的万户梁仲写给小婿的书信。他们在信中已经暗示只要小婿举事。他们马上起兵响应。梁仲的控制的正好卡在郭侃的粮道上。郭侃即便提兵来犯。梁仲也可以轻松切断他的粮道。让他不战自乱。”
王文统默默无语----李现在已经是利欲熏心。王文统就算再怎么说李也听不进去了。不过王文统还有一个办法。又劝道:“大都督。也许情况真的很乐观。但益都民寡田薄。军粮最容易出现乱子。在贾少傅给出准确答复之前。我们还是耐心等待的好----算路程。贾少傅的消息最多再有十二天就可以送到益都了。”
“这十二天可真难熬啊。”李长叹一声。眼睛又盯到了的图上的济南府。口水不知不觉流出嘴角……
事情很是出乎王文统的预料。七天之后。大都忽然又有使臣到来。并且带来忽必烈的所谓圣旨。加封王文统为中书省平章政事的从一品高官。加封李的儿子李彦简为正三品的治书侍御史。即日赴大都上任。李一听急了。知道忽必烈这又是向他要人质。自己如果不同意就等于是谋反。忽必烈只怕会立即动手。恰在这时。李在临安的情报网用信鸽辗转送来了一个消息……
“贾少傅向淮东增兵了?还是曹世雄亲自率领的骑兵?!”李大喜过望。激动的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这回王文统也有些糊涂。喃喃道:“贾少傅在这个时候向淮东增兵是什么意思?难道贾少傅真觉的现在是动手的最好机会?”
“不光是临安那边有动作。两淮也动起来了。”李的伯父李禄激动的说道:“李庭芝的军队在向涟水集结。杜庶的军队也有动作。主力在濠州附近频频活动(杜庶:我是在练兵好不好?濠州河湾有一个回水处。是天然的水军练兵场懂不懂?)。而且贾少傅的心腹廖莹中也已经在赶往沭阳的途中。看来这一次贾少傅要来真的了。”
“动手!”李大喝一声。“传檄中原各路。我李正式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