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培养的资源也不同。如我, 得到了文始祖师的看重, 赠予了我在说经台观看道德五千言三日的造化, 又随手给了斗部武财神的金印……”
“看小道童的神态,也知道, 这造化不是一般楼观道弟子能得到的。我入楼观台,这小道童尽管年长于我,可仍旧要称呼我一句师兄,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白贵心道。
以前, 他目光着眼于下界, 所以保持云淡风轻的心性。但此刻, 从凡间高高在上的谪仙人,成为天庭一个编外人员, 尽管是进步了,可环境不同,从鸡首变为了凤尾, 难免会多想一些事情。
不过他终究在下界有足够的经历和磨炼,心态很快归复于平静。
没到一定地位, 思考再多,想再多, 都是无用功。
这点他在滋水县考县试的时候,已经明白了。
好高骛远要不得。
得先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蛰伏,等待时机来临。
现在,白贵觉得,自己先当一个天庭的编外人员,还是个不错的事情。
……
回到乾元洞天。
次月。
白贵带着朝臣、后宫嫔妃前往临安省亲,并且重修白氏祖坟,将后辈子孙成为皇帝这件事祷告于天。
他为地仙, 但也不能不敬祖宗。
此界的祖宗是他我之身的祖宗,也算是他的祖宗。
祭拜完后。
白贵准备和唐婉、白素贞一后一妃泛舟游于西湖。
渡口处,还是昔日那个船夫。
“草民叩见陛下。”
船夫施礼。
一般的临安百姓或许不认识白贵,但他这个船夫可是对白贵极为熟悉。绍兴十一年, 韩世忠养老的府邸就在西湖。白贵前去找韩世忠习武,一来二去,他这个船夫对白贵的记忆极为深刻。
后来……白贵从军,再到登基为帝,哪怕白贵已经多年未曾前来西湖,但他对白贵的印象却记在了骨子里,轻易是忘不掉的。
白贵摆了摆手,示意免礼。
他让船夫继续撑船。
饱揽美景后。
下舟船。
他让亲卫赠予船夫千金,就离开了此地。
这千金自然不是一千金锭,而是一千贯钱。也是一笔极大的财富。白贵和船夫仅局限于认识,并无恩情,给予这千金还是念在是故人的原因。
但走了一会后。
一行人碰见了一慈眉善目、身披袈裟,手拄禅杖的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