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似的,笑靥如花。”我指着壁画说,“你看到了这里人的发型也有变化,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平民还是战士,头发都很浓密。你看这以后的就秃了一半,这是典型清朝满族人的发型啊!”
“而且这些画的布局也有些凌乱,”我又发现了新东西,“有很多内容不想干的画重叠在一起,最有可能的是后面作画的人就没选空白地,直接在原画上描刻。”
老二点头道:“嗯!不错,老三你真有长进,分析起来条条道道的,要不是这里只有我跟你两个人,我还会以为你说的那些都是老大教给你的。”
“近朱者赤嘛,跟老大混久了,自然能够长点本事。”听到老二夸我,我颇为得意。
老二道:“看样子我要叫你‘温老大’了,那好,既然你得到了老大的真传,那就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人要刻意在同一扇墙壁上作画呢?这样做难道仅仅是偶然的陶冶情操?”
也是哦,这里的空间那么大,为什么这些人偏偏喜欢挤到一扇墙上去?看来制造拥挤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假如这些壁画都是独立的,那就算我跟老二撬一扇墙回去都能卖个好价钱,看样子古人并没有打算把这些壁画当作珍贵的文物流传给后人。我回想起以前老大分析问题时候的习惯,他常说越是看似高深的东西本质上越简单,只是我们习惯性地喜欢绕着圈子去理解罢了。
既然不要绕圈子,那就直接按照最简单的本能反应来解释。我道:“这些壁画这么凌乱,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那作画的人肯定不是为了他的画能够有朝一日价值连城。但古人还是要画,而且几个朝代的人都要参和一下,说明这样做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利用叠像原理看到壁画的人心神不安,就表示作画的人不但不想自己的画出名,甚至都不想别人来看。”
老二摆摆手,示意我讲重点:“什么说明这说明那的,知道我语文不好还这样去绕,直接把你的分析结果讲出来就得了!”
“好,那你觉得这幅壁画有价值吗?”我问他。
他鼓了几下腮帮子,耐着性子说:“没有,反正我看不上它。”
我道:“那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
“离开啊,寻找下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老二不耐烦地说,只要他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他在上面的热情能够在半秒钟之内消失。
“嗯!很好,这样古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说,同时眼神中流露出一点得意的意思。
“什么意思?”老二最怕的就是吃亏上当,一旦让他知道谁坑了他,就算是死去几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