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想“天道”被逆转,又怎么有这个能力阻止“天道”被逆转呢?袁承谟结合了《天经》以及其它宫档古籍的记载,推测出了一个轮廓。
“天道”轮回乾坤运转,本是顺其自然,或者说“天道”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但因为自从“天道”集聚了很多戾气后,就变得不怎么稳定,也就是不那么自然。自然一旦被破坏,“天道”就会发生异变,如何异变又取决于“戾气”的能量。为了镇锁戾气,历史上那些仁心厚德的君王舍身为民,以身为器与戾气进行了抗争。但这些抗争只能镇锁部分戾气,或者说镇锁被破坏后,这些戾气又会重现天下,扰乱乾坤。而深知戾气之厉害又会利用戾气破坏“天道”的某些人,怕星象泄露乾坤,所以特地干扰星象,使那些精研星象并可以阻止“天道”发生异变的人产生混淆,从而后知后觉来不及镇锁戾气。有人在用戾气逆转“天道”,使其发生异变,再扰乱星象掩饰异变;又有人用星象监管“天道”,一旦发现星象有变,就会出手阻止“天道”异变。两者谁胜谁劣不甚明了,但从古今久远来看,这两件事一直无休无止,缠斗了整个时空。
思前想后,袁承谟从这个轮廓里得出了结论。
求玄宗的后人,靠星象来监控“天道”的异常,并能在发现异常后,通过某种能力或者说镇锁戾气,阻止“天道”异变。而盘天保的后人,一直在利用戾气干扰天道,并用自己的能力尽力让星象看起来显得自然,从而使求玄宗的后人难以发现“天道”有变,而即使发现,也会为时已晚。
关于“天道”和“戾气”的秘密,事先他们已经根据《天经》的记述,遍盗名山大川,最后终于发现,最大的秘密埋在天岳幕阜山,《天经》里提到的“精岳”和“三泉”,也肯定藏在幕阜山。破解幕阜山,就会知道:戾气到底是什么,戾气如何镇锁,幽冥之泉到底是什么,幽冥之泉和昆仑山的“天道”又有什么关联,“天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一旦知道“天道”是怎么回事,那么他就要不惜一切----净化天道。为此,他已经谋划了几十年。
原先兄弟俩就计划好,深入天岳必定不能顺利,所以先利用公孙久麟和蓝孟山打头阵,而在得到关于“精岳”和“三泉”的情况后,由袁承谟后发制人,直捣黄龙。幸运的是,天意怜人,十年前袁承筹和公孙久麟以及蓝孟山进入天岳后,并非真的渺无音信。和事先计划好的那样,袁承筹在身死之前,利用穿甲之术,将天岳里面的信息传送了出来。而这信息,正是前半部分谋划所要得到的结果。
那所在共有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