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攻击力的考量,帕曼特港区的工程师就在船体中后部的左右两侧各设计了一个可以容纳100架秃鹫机器人的机库。老实说这个机库设计我是非常看不上,简直可以说就是整个设计最大的一个败笔。因为这两个机库不但破坏了战舰整体的防御力,区区200架的突击机器人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机库的大门无法处无法安装装甲带,在护盾消散后根本就无法抵御炮击。并且从历年的战报中我和科塔娜就发现绝地武士非常喜欢利用战舰的机库作为入口驾驶绝地战机登船进行斩首行动。而且根据双方空军战力的换算比,200台秃鹫最多就只相当于20架共和国战机。不论对舰攻击还是防空,这么一点数量的飞机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讲完了武备,在动力方面,这款战舰的配置就也与‘神意’级一致,使用了努比安.科尔沃尔德四型径向离子引擎。不过由于体积比‘神义’级长出一节的关系,引擎的数量就从4台增加到了8台。即使这样,在速度方面这款战舰在亚光速时候的速度仍旧要比‘神义’级慢上一些,其最高航速为970公里/小时(神义级为1050公里/小时),最大加速度为2300G(神义级为2500G)。但在超空间航行方面,这款战舰仍旧能够与‘神义’级持平,达到X1.5。
各位看官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引擎增加了反而速度会降低呢,这都是这型战舰装甲的锅了。为了满足哥们儿对于房间防御力的需求,战舰的全身就被帕曼特港区的工程师们包裹上了极其厚重的装甲,外装甲带的平均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00毫米,一些关键部位的装甲更是厚达2000毫米。并且与其他任何一款战舰不同的是,战舰内部外层壳体就也被工程师们包裹上了平均400毫米厚的装甲带,这就使得战舰整体的重量要比‘神义’级高出了一个量级,分量重了之后自然也就跑的慢。除了厚重的装甲带外,这款战舰护盾发生器的数量就达到了‘神义’级的一倍。虽然发生器越多,护盾的强度就越大并且其回冲的速率就也越高,但如此之的护盾发生器就也带来一个缺点,那就是这款战舰对于能量的需求就要比‘神义’级大上很多。为了解决这个情况,战舰上所搭载的反应堆的数量就也比‘神义’级多出了80%。但即使这样,设计师仍然就只敢给战舰配备相对来说耗能更低、防护能力也偏弱的热能护盾和标准射线护盾来拉大护盾遭受攻击后的持续时间和护盾提高回冲速度。
这款战舰整体的设计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除了火力、防御、动力、供能这几大部分外,其余一些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