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更多门的火炮,可以说更加大了明军辅兵的压力。
如今这个规模已经足够了。
刘兴明由于是在城外,所以第一时间就来到李定国军中复命。
和以往执行任务时不同,眼下刘兴明无法再直接对城中的人施加影响,而是得借助崔家之手。
这一点他也跟李定国说的明明白白。
“兴明辛苦了,若是能够拿下敦煌,你当记首功。”
不得不说,李定国眼下对刘兴明是愈发的欣赏了。
他看待刘兴明就像是看待自己儿子一样,对他百般呵护,有好的东西也会想着刘兴明。
“多谢晋王殿下,都是晋王殿下领导有方,末将不敢居功。”
刘兴明还是很识趣的。晋王赏识归晋王赏识,可是作为下属绝对不能抢功劳。
何况如今他不论是在陛下心中还是在满朝诸公心目中地位都不算差,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和李定国相争。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合作共赢嘛。
其实还有一点刘兴明有些担忧,那就是他发现这群贼人似乎有着不少的炸药。
如果贼人狗急跳墙点燃了所有炸药,后宫也是不堪设想的。
届时轰的一声,所有东西都被炸的稀巴烂,也实在是太尴尬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明军不会强行用火攻,就是怕引燃炸药。
和中原的城池不一样,敦煌城是没有护城河的,甚至连护城壕都没有。
明军在李定国的指挥下迅速开始了冲锋。
这是为了给到贼兵压力,让城中的崔家有足够的时间来操作。
毕竟要想以较小的代价拿下城池,里应外合是必须的。
见这么多明军士兵涌了过来,吴全义直是慌了。
他纵横敦煌这么多年,打过最大的仗也就是万余人的大混战。
而他放眼望去,明军的人数足足有十万多啊。
这么多人,几乎是他人数的十倍,怎么看这场仗都不是势均力敌的。
要想守住敦煌,光靠他这点兵肯定不行,所以吴守义勒令士兵们把城中青壮百姓纷纷带到了城头协助守城。
这些百姓们虽然不会弯弓搭箭,不会使用兵刃,但基本烧烧热水,搬运搬运石块还是没有问题的。
“告诉你们,若是敦煌城破你们一个都跑不了。明贼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会把你们都杀了的。所以想要活命,就跟老子一起守城。”
吴全义蛊惑人心的本事算是一绝,一番慷慨激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