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仔细听着李来亨的分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不错,我们的战斗力确实有些浪费了。不若让忠王领兵攻打杏山、松山。你随本王攻打大兴堡、锦州吧。”
李定国这么安排也是合情合理的,若论水师没有人能够跟郑成功相提并论。
而若算陆战,他则明显有优势一些。
夔东军跟谁都行,但若是跟李定国李定国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虽然皇帝陛下在征伐辽东这场大战中并没有明确划分李定国和郑成功的职责,但总体而言是承认了李定国指挥大军的权力的。
也就是说郑成功的地位要比李定国低一些。
那么李定国如果定下了一个原则,只要不是特别的离谱,郑成功都没有理由拒绝,而是应该无条件的遵从。
李定国这个安排可谓是合情合理,所以李来亨当即表态道:“末将愿意追随晋王殿下。”
“好!”
李定国感慨道:“兴明在此战中立下大功,本王一定会向天子保举他,他一定会加官进爵的。”
刘兴明其实已经是简在帝心的红人了,李定国这么做也算是顺水推舟。
一直以来他和夔东军诸将的关系都还不错,若是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更进一步,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
...
宁远、塔山接连失守,辽东人心大乱。
乱的不仅是寻常百姓、八旗子弟,甚至许多满清朝廷的要员、贵人都开始慌张了。
一直以来太皇太后都说宁锦防线固若金汤,叫大伙儿不用担心。
可这一开仗就给了清军狠狠一个嘴巴子。
宁锦宁锦,宁远都没了,这宁锦防线不等于成了纸糊的了吗?
而且塔山的位置也很重要,丢掉之后松山、杏山乃至锦州几乎没有任何的屏障。
明军随时可以进攻,从什么角度进攻从什么方向进攻都是明军说了算。
如果宁锦失守,那么辽东沈阳、辽东诸地也不可能安稳。
以明军如今推进的速度,半年之内拿下整个辽东并非不可能。
一时间人心惶惶,八旗子弟们个个哀嚎不已。
主要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无路可退了。
在京师的时候他们可以安慰自己守住长江这条防线,跟明军划江而治。
等到明军拿下江南,开始北伐之后他们又安慰自己可以退出关去,稳稳的在辽东过日子。
可当他们发现明军攻向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