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蝴蝶效应(2 / 3)

所兵跟叫花子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到了嘉靖时期,几万卫所兵被几百上千的倭寇追着跑。

不是他们不想打,是真的能力不允许。

后来戚继光包括边军走的都是募兵的路数。

这可以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不是合理的模式。

长此以往,只会让地方军阀权力极度膨胀,最终做大尾大不掉。

朱由榔觉得最合理的兵制模式还是募兵与府兵结合。

这样国家不至于无兵可征,朝廷又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做到压制地方,让地方乖乖的俯首称臣。

大明立国三百年,皇威还是在的。

只要朱由榔能够把这个模式定下来,好好发展个几十年,相信大明的前路会一片光明。

当然,这个得循序渐进的来。

第一步还是稳固朝廷对于军队的控制,朱由榔要把虎贲军的军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别说是武将,就是太监也休想染指。

...

...

扬州失陷的消息传到苏松,一时间人心惶惶。

作为整个江南最为富庶的地区? 苏松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贡献地。

其中豪商巨贾无数? 他们整日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自然不希望这种模式被打破。

可若是明军攻来了似乎一切都说不准了。

只是有些尴尬的苏松的兵力远不如扬州多。

即便是苏州和松江加在一起也只有三万绿营兵。这其中还有一万是老弱残兵。

真正可堪一战的只有两万人。

这也没办法? 原本还有一万多精锐骑兵? 被派去援助扬州结果都折损在了那里。

现如今能够凑齐三万人,已经是苏松的极限了。

靠三万人打明军近十万大军?

怎么看都不靠谱。

连清军自己都不看好能守住? 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一些城中的商贾已经在商议着如何给自己铺留后路了。

“我听说扬州城破后,城中商贾主动捐银子给明军? 足足捐了几百万两呢。”

“这么多?”

“多什么?这可是几十家豪商一起凑出来的? 合计到一家也就是几十万两。”

“这些商贾身家上百万两还是有的,拿出几十万两来保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是这个道理。花钱买平安嘛。”

“既然明军没有直接对他们抄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