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壮哉秦陵(3 / 4)

傲气豪情 东方惊艳 3292 字 2021-06-08

为陵园祭祀的寝殿。寝殿之北还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亦为寝殿。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一个地面建筑群。依据目前清理的三组房屋建筑来看似为官建筑。宫建筑遗址的南北侧、西侧还有几组尚未发掘的地面建筑,这个区域似乎也是一个的建筑群。

陵园的陪葬坑与陪葬墓基本上分布在封土西侧内外城垣之间。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就是位于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还有一座大型马厩陪葬坑、61座空墓坑和一座甲字形陪葬墓也分布在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

封土东侧先后发现了两处陪葬坑和一处陪葬墓。这些陪葬坑与陪葬墓都分布在外城垣以东。17座甲字形陪葬墓相别具匠心外城垣350米,90余座马厩陪葬坑相别具匠心外城垣400米,西距外城垣1225米处就是著名的三个兵马俑陪弄错坑。此外,在地宫四周的墓道附近钻探了一些陪葬坑。除西墓道旁的铜车铜马坑之外,其它陪葬坑的内涵尚不大清楚。

秦始皇陵园的总体布局与其它国君陵园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在布局上体现了一冢独尊的特点。过去发现的魏国国君陵园,其中并列着3座大墓,中山国王陵园内也排列着5座大墓,秦始皇陵园内只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充分显示了一冢独尊的特点。而其它国君陵园的布局则显示了以国君、王后、夫人多中心的特点。这一区别正是秦国尊君卑臣的传统思想在陵寝布局上的反映。

二、封冢位置也有别于其它国君陵园。其它国君陵园大多是将封冢安置在回字形陵园的中部,而秦始皇陵封冢位于内城南半部。我个人认为,封家围起于陵园南半部的原因正是封家"树草木以象山"的设计思想决定的。”

李院士滔滔不绝的讲道,同时手中不住的翻着图纸,以便于对应。他继续道:

那么陵墓高度呢?

冢墓可以说是墓主身份的标志,也是封建皇权的象征,最早在南方比较流行,如楚国的一些贵族墓大都有封土。秦国封土墓的出现似乎略晚一些!

但是秦始皇陵规模和高度在先秦国君和两汉时期的帝陵中当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始皇陵究竟有多高呢?

司马迁是第一位记载秦始皇陵高度的学者。他在《史记》中说:"坟高五十余丈"。

按当时每尺23厘米折算约为115米。我认为,"坟高五十八丈"的记载完全有可能出自司马迁亲自考察的结果。再从两千所来水土流失因素考察,司马迁的记载也是可信的。

我在部队工程兵的协助下,利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