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火车上 二(3 / 5)

建筑为王 阳杨羊 3639 字 2021-06-06

就咋咋呼呼的嚷嚷道,

“铝饭盒那也太奢侈了吧,一个盒饭多少钱,铝饭盒多少钱,你开玩笑了吧。

中年人老神在在的笑着不说话

这时候走道靠窗的的一位像推销员的中年人笑着说,“这还真是,当年火车上卖的盖浇饭便是用铝饭盒装的,没盖儿,米饭打底,上浇一层蔬菜,少见荤腥,有几片香肠最美。不收粮票,人民币开始2角一盒,后来三角钱。送餐服务员推着金属小车在车厢里来回穿梭,将一个个温热的铝饭盒递给乘客,不吆喝,一会儿就卖完。”

“这还回收不?”年轻人有点脸红,知道自己可能没见识了。

“哈哈!你以为买一盒饭,还搭一饭盒?饭盒你拿不走的。”推销员接着说。

这时候人的自我意思开始抬头,表现为这种占便宜的想法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在大庭广众下还不敢这么直白的表达,你想偷公家的饭盒?那也是暗暗思量,小心求证后,才敢伸出罪恶的手,可不像随后的一些年,得手后还沾沾自喜,向别人显摆。

“可是那如何保证你能收回去?难道坐在这等你吃完。”年轻人还是不甘心。

阳阳欲言又止的的说,“那时候人的境界都比较高?”阳阳有点心虚有点不确定的看向周围。

迎接阳阳的是几双鄙夷的眼睛,把那位推销员逗乐了,“那时候的盒饭没有盒盖,而且上面刷着铁路两个字,再加上售货员及时回收,也没多大问题。”

阳阳想像一下,你拿着铁路的饭盒去吃饭,估计大家都会远离你吧,小偷的名声会跟你一辈子,这时候道德的约束力远远大于法律。

大家慢慢的回忆着那个年代,时而争论着,比如当年全国买饭都收粮票的时候,火车上买饭收不收粮票?很多人都认为是收的,而且是收全国粮票,可是事实居然是不收的,大伙都认为这个答案不靠谱。

小学的同学的由母亲领着,七八年坐火车忘了换全国粮票,结果就是饿了一路……

诸如那个年代有没有小商小贩?这个就是个沉重的话题了……

火车就是个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地方,只要你放开心神,这里总能找到知音。

---------

一些以前写的,不忍删去就留在后面。

其实这时候人们带饭用啥,最顶级的是铝饭盒,当然有其他材质的,也有条件不好的连饭盒都买不起,就用东西对付(如用钵来蒸饭)。

饭盒放多少米加多少水,盖好了放到汽锅里,水蒸气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