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新媳妇回娘家,一年到头,从播种到丰盈,繁忙辛苦了一年,该回娘家看看了。早在腊月里,女儿就去镇里给娘家老父亲买好了爱抽的叶子烟,买了几斤最佳的瓶装酒,给妈妈买了些糖块。带着憨厚的老公,牵着大娃,背着老二,早早的起程了,路上新年里走亲属的络绎不绝,你来我往。
“想吃啥?”三个男人咽了口口水,看着母亲,就像小学生似的乖。
“老师决定”,阳阳差点冒出这一句话。
每年到了这一天,母亲的情绪都不高,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因为母亲的娘家在外地,去的话是不小的一笔钱,每年也就邮点土特产回家,已经好几年没能回去了。
“都什么表情?今年匆忙了,要么年后要么明年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全家回去了”,说着母亲难得露出女孩的表情,满脸的神往憧憬着。
“呼”警报解除,几个人或坐或躺的纷纷找寻自己认为的最舒服的方式。
“随便点吧!素点就好”。父亲毕竟是一家之主,随口说到。
“嗯”虽说过年喜欢轻松的氛围,可是这也太拿村长不当干部了,母亲心里的小火苗旺盛了起来,眼睛也立了起来。
“哪个我们和父亲不一样,简单点就好,不要太麻烦”阳阳很狗腿的,赶紧解释,不顾哥哥鄙视的眼神和父亲不善的表情。
阳阳可不知道吃斋是几天,这时候可是没有百度,阳阳对这样的风俗了解不深。
“我说的素点和阳阳的是一个意思,拌个黄瓜多简单,不麻烦”父亲赶紧补救。
“反正我也忙了一年,我要休息一下了,中午晚上就交给你们了”母亲昂着头,像个大胜仗的将军似的回屋了。
“啊!”三个人开始大眼瞪小眼了,这都是不会做饭的。
“这一次交给阳阳了,年后要去外地,这些东西必须先锻炼起来”
“我工地可是有人管饭,不需要这些,哪个哥哥……”
“有人约我,我今天一天都不在家吃了”哥哥坚决不给阳阳说完的机会,转眼就溜了。
阳阳转过头看父亲,老人家难得耸耸肩,这是看《大西洋底来的人》学的,阳阳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这时候显示亲戚多的好处了,本来可以去姥姥家混一顿的,唉!苦逼的人没人痛,当年父亲就嫌弃家里的人太多,恣意找个外地的知青的,后面那些年要不是靠兄弟的帮衬,日子过得不定咋样呢。
不过阳阳不担心,不知道问百度,奥,问书本,阳阳还真买了本菜谱,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