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桓公始霸
管仲拜相之后,一心一意发展齐国经济,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初见成效。可是桓公每天只是娱乐,管仲和鲍叔牙来找桓公,管仲说:“主公还想霸业吗?”
听了这话,桓公来了精神:“怎么不想?我时刻都关注着仲父抓的富民强国成效。”
管仲说:“现在经济发展已经有了起色,藏兵于民的策略也得到实施,农忙种地,农闲练兵,兵员战车都有增加,战斗力不断提高。集中起来就是兵,分散下去就是民。”
桓公说:“能不能集中一次检验一下?”
管仲说:“可以。听说主公当年去莒国的时候路过郯国,郯子无礼非难主公。郯子无礼无道,国人也不会喜欢他,我们就发兵灭了他。”
桓公说:“好!
管仲就在城外集合了三军,三万人集中在一起,人欢马叫,旌旗招展,十分壮观。齐桓公检阅三军,非常高兴,就带着中军一个军开到郯国边境。郯国是一个子爵小国,郯子听说齐国一万兵马到达边境,吓坏了,连夜逃跑,奔向莒国。莒国对齐桓公有恩,桓公就没有攻打。齐桓公就占领了郯国,纳入齐国的地盘,长期占有。
攻打郯国没有遇到抵抗,没伤一人,非常轻松,基本上是威服。齐国增加了地盘,增加了人口,齐桓公非常高兴。回到齐都临淄,齐桓公高兴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他把管仲找来:“仲父,灭掉郯国,士兵都没有使用兵器,郯子就扔掉社稷跑了。现在我们有没有能力威震诸侯?”
管仲笑了:“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第一靠道义,只要占理,人们就服。其次是靠武力,武力再强,无端出兵,人们心里不服,会拼死抵抗。征服诸侯也是如此,不能仅仅靠武力,根本的是靠道义。”
桓公问:“怎样靠道义?”
管仲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道,其中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按照道办事事情就能成功。当今朝廷不振,诸侯逞强,但是各国诸侯仍然承认周王是天下共主。我们的霸道不能违背这个前提。我国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增,兵精粮足,这是实际情况。但是现在许多诸侯国仍然比齐国强大。比方说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晋国,他们也都兵精粮足,称雄四邻,但是都没有成为霸主,就是因为没有尊周,诸侯心里不服。先前郑伯箭射王肩,襄公率五国拒抗庄王的王师,熊通称王,宋国郑国任意弑杀君侯,中小诸侯都希望有人主持公道。现在周庄王刚刚驾崩,新王刚刚即位,宋国刚刚遭受南宫长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