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不紧不慢地说:“主公要做一个圣明的国君,所用之人也与众不同。管仲是天下奇才,有富民强国、称霸天下的能力,非是一般的上卿,应该称作相国。处于主公一人之下,百官及万民之上,是国家的二把手,主公意志的落实与实现者,非同一般。非常之人,非常之任,应该施以非常之礼。主公对于管仲,应该充分信任,给予厚禄,尊若父兄,以隆重的礼节相见,选定吉日,亲自到郊外迎接,隆重拜为相国。这样显示出主公对管仲的重视,也使管仲对主公感恩,使百官和百姓敬重管仲,便于管仲施政;显示出主公宽广的胸怀,尊贤礼士,不计私仇,唯才是用,厚礼相待的高风亮节,百姓对主公会交口称赞,赢得国人的忠心归附。这样做,将会使四海的贤能之人汇聚拢过来,为主公所有,为主公效力,何愁霸业不成?”
齐桓公乐了:“好,就按你的意见办!”
齐桓公命太卜卜定吉日,斋戒沐浴,礼服盛装,坐上最高档的驷马大车,去郊外迎接管仲。
管仲也沐浴更衣,斋戒三日,换上上大夫礼服。
齐桓公率领百官来到郊外,亲自去请管仲,施以父兄之礼,及其隆重。他把管仲请上自己的大车,然后自己才上车,和管仲并排相坐,大车驶入城里。一路上百姓在道路两旁围观,形成了人墙,那才叫人山人海,相当地壮观。
管仲入朝,恭恭敬敬地跪地向齐桓公叩头谢罪。齐桓公连忙离座,亲手把管仲扶起,给管仲赐坐。百官进宫和国君议事都是站立的,桓公给管仲安排座位,抬高了管仲的地位。管仲非常感动,对齐桓公说:“臣本是被俘罪该刮杀之人,承蒙主公免去死罪,已经是万幸了,哪敢承受过格的礼遇。”坚持不坐。
桓公说:“寡人有事请教先生,先生必须做下,然后才敢提出问题。”
管仲再拜施礼方才坐下。
看到管仲坐稳,齐桓公开始提出一个个问题。桓公说:“齐国是一个千乘(兵车)之国,在黄河流域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当年釐公威震诸侯,号称小霸。自先君襄公喜好女色游猎荒废国政,遗丑遗笑败坏了齐国形象。寡人要整治朝纲,清洁宗庙,富民强国,重振齐国雄风,应该先抓什么?”
管仲回答:“礼义廉耻是立国的四项基本准则,整治朝纲,清洁宗庙,教化百姓,纯化民风,都必须张扬并施行这四项基本准则,观念同一,民心拢聚,政令畅通,国力才能强大。自文王、武王以来,规范民心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良好形象做榜样使民众记住并模仿;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