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灭纪纳卫
齐襄公和王姬两人性格迥异,襄公性格豪爽开放,欲望强烈;王姬性格文静内向,斯文腼腆。因此,两人没有共同语言,话唠不到一块去。结婚几个月,王姬就风言风语地听到襄公和妹妹文姜的丑事,心中别扭,又不想和襄公理论,只是憋在心里。忧郁成疾,没到一年就死了。
王姬在世,襄公还是有些顾虑,贪淫之心有些收敛。王姬去世,襄公就啥也不顾了,更加放荡。在他心里王姬和所有的妃子都不如文姜。他就经常以打猎为名前往阜邑离宫,派人把文姜接过来幽会作乐。
但是这时他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想起父亲釐公临终嘱咐,一定要灭掉纪国,报祖辈的大仇。齐襄公亲自带领兵马占领了纪国的郱邑、鄑邑、郚邑(在山东安丘县)三个邑的地盘,收归齐国,常年驻兵。第二年,齐襄公发兵酅城,逼近纪城。派人威胁纪候:“赶快投降,否则灭掉你的宗庙。”
兵力悬殊,纪国有灭亡的危险,纪侯哀叹说:“齐国和纪国是祖上的冤仇,寡人不能拜倒在仇人面前。”就马上派人向鲁国求救。
齐襄公也担心鲁国出兵造成麻烦,就大肆宣扬:“有胆敢救援纪国者,寡人就移兵打他!”
鲁庄公即位刚刚稳定,自觉凭兵力打不过齐国,就派人去约郑国一齐救援纪国。鲁庄公带兵开到滑邑驻扎等待。
郑国公子仪和祭足商议,公子仪即位,国内还没有稳定,公子突随时都有可能打进来,不敢出兵。
鲁庄公见郑国不出兵,担心救不了纪国,又和齐国结下冤仇,在滑邑停留三天就返回了鲁国。
纪侯听说鲁国退兵,大失所望,自知单凭纪国的兵力打不过齐国,国家保不住了,自己又不想投降齐国,就把城池、妻子儿女都交给弟弟嬴季,到宗庙祭拜告别,大哭一场,半夜开门出城,自己一个人走了,再没有人见到他。
嬴季心里十分明白,纪国危在旦夕。为了百姓的利益,他要听听大家的意见。他把大臣们找来开会,问大家:“为国牺牲和续存宗庙,哪一个重要?”
大夫们说:“应该以续存宗庙香火为重。失去宗庙是最大的不孝。”
嬴季说:“如果能够留存纪国的宗庙,我就豁出忍辱负重。”
于是嬴季就写了降书,愿意做齐国的外臣,只求自守纪国酅城的宗庙。齐襄公答应这个条件。嬴季就把纪国的土地登记簿、户口登记簿都交给齐国。齐襄公命人收下,在纪庙周围划拨三十户归嬴季管理,让嬴季做庙主,仍然可以称侯的